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48节(2 / 3)

让他们的从军,从被动,转化为自我意识,转化为主动,转化为追求。】

【当然,这一切能成的前提,是士兵的待遇自鹤仙亲政后一直拉满,是他们知晓他们的补贴真的能到他们家人手中,是朝廷做到了一切,所以他们自然能够相信这些导员,相信朝廷,从而也相信他们自己。

朝廷与将士,从来都是双向的。】

“空口白牙跟人谈理想,那就是耍流氓。”

元泰帝作为一个自己打下江山的皇帝,见过了太多人,也经历了太多事,最明白拿到手里的才是能信的。

“导员教导士兵认字识字,也是为了给他们启智。”

蒙昧的状态,可以灌输思想,却也能被轻易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谈退役后老兵的安排,来看看鹤仙,是如何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

第45章 退役伤兵

【老兵不是年老的兵才是老兵哈,一般上过两三次战场的,都能算老兵了。】

“这不也是常识吗?”

大梁民众不理解了,“之前天幕说,征兵要求高,参兵为荣,按理后世应该武德充沛,怎么连这种基础都要特意提一下?”

后世总有在某些时候,突然变得奇奇怪怪的。

【什么情况下会退役呢?一个是年纪大了,到了正常该退的年纪,军营也不会白养着,自己不退军营也会清退。】

“这种,只能出现在京营中吧?”

要是在边防的军队中,安稳到清退的年龄,那简直是个祥瑞。

【第二种呢,就是家里能有人接替自己服役,但必须得是真的家人,尽量减少“被自愿”,相对来说还是挺人性化的。】

元泰朝臣子有些不甘心了,“这不就跟现在没区别吗?”

怎么全给弘德朝了?

“这天幕偏心!”

他们元泰朝老臣,为数不多的能上天的机会,就提都不提一下的?

就算后面还有改良的大招,他们这些打基础的,就没功劳了?

【第三种就是老弱病残,但家中无人,就算退役了也没有人可以照料,在元泰朝,是走流程交由当地的养济院。】

提倒是提了元泰朝了,但怎么感觉是给弘德朝当踏板的?

元泰君臣一个个,看起来正经得不得了,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鹤仙在此基础上,给了退役的老兵,更多的保障。】

确定了,就是拿他们当踏板的!

元泰帝没忍住,看向了姜衡。

姜衡:……

这让他说什么?

【没有自理能力的,当地养济院负责养老,当地县官对此有连带责任,军部和绣衣卫每年都会派人探查,确保不遗漏一个老兵,也不冤枉一个官员。】

这是把压力都给满了,让养济院不得不尽心,也不敢吞了朝廷给退役老兵的每月补贴,当然,这流程上的每一个人,都得想想能不能躲过军部和绣衣卫的双重探查。

【而部分有自理能力的伤兵,则鼓励他们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雇佣伤残老兵做工的商铺,享受一定比例的免税政策,提高因病因伤等退役的士兵,重归正常社会的概率。

朝廷的补贴不变,但自己做工养家,与一事无成,对于这些士兵而言,心理状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可是伤残的士兵,身有残缺,这样还在外做工,岂不是会吓着了店铺客人?世人的眼光能让他们好受?这不是好心办坏事吗?”

固然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增加收入,可异样的眼光如何能避免?

以及还有一句话,有些臣子没说,连伤残人士都要外出做工了,我大梁朝成什么了?大国脸面呢?

这天幕怎么还是一副赞同并夸奖的语气?

“连死都不怕,还怕眼光?”

兵部尚书夏渠冷不丁的,不轻不重地给顶了回去。

还没来得及反驳的武将与被顶回去的官员四目相对,是不是哪儿不对呀?这不该是武将方反驳的吗?

倒是朝堂上,前排的那些个鬼精的老大人,有的眼中闪过了然,有的与兵部尚书夏渠对上了视线,一脸你竟然也不要脸起来了,都是同僚,还不知道你?不就是看着兵圣也被挪出来建庙了,建造了兵家学院,自己想挪屁股了吗?

夏渠不示弱的抬了抬眼皮,一株独秀,哪里比得了百花齐放?

如今朝堂上的一二品大员们,大半都是有跟着元泰帝一起打天下的“资历”在的,但元泰帝不是世家子出身,只是小地主家庭,在乱世什么也不是,一起造反的兄弟,跟着他混的,身家又能高到哪儿去?

只不过他们成功了,所以现在一个个也有家底了。

但底蕴,说实话,不多。

虽说儒家占绝对的主导,但兵家,哪一个朝代不用?只不过兵家必学保命技能,让他们都十分低调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