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说的是,说的是!”
不过羡慕也是真的羡慕啊,放在他们大梁,也就只有禁卫,能经得起严格筛选,因为关乎皇帝的安全。
而普通的军营,就照常了,也只能“照常”。
【理想也好,精神也罢,底层百姓和士兵是没有的,那是将军考虑的,因为他们脱离了温饱等初级层面,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开始追求于理想目标,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不少士兵双眼渐渐亮了起来,却不知究竟为何而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期盼什么。
【至于普通底层士兵的心理状态,精神需求,这重要吗?似乎不重要,但鹤仙觉得,这很重要。】
【保家卫国的将士值得尊重,值得敬仰,他们同样应该值得更好的自己,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前路。】
“圣君,这是真正的圣君。”
别看似乎文武相对,互相看不起,可真正的文人风骨,又如何不敬重保家卫国的将士呢?他们甚至能自己提刀上阵。
【于是鹤仙专门培养出了放在军营之中的导员,导员每天的任务是什么呢?】
朝臣又开始抄答案,这次武将们一个个也认真了起来。
【在军中进行基础的文化课程教学,让军中底层士兵都跟着学,至少最基础的三百千要学会,提高士兵的文化素养。这是基础。】
“识字?我们这些大老粗识字?”
“每天训练那么累,还要识字,这还有休息时间吗?”
“我们是兵,又不是弱唧唧的书生,能提刀就行了,提笔能有什么用?”
“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读书识字是好事,可军营中听到这一点的大部分士兵,第一反应却是闲得慌折腾他们,少部分觉得免费读书识字的机会不能错过的,见到大部分同伴抗拒的模样,也只能不说话。
有些军营的军官当时就让他们安静,听天幕讲。
有些军营的军官不动声色观察哪些人没有反对,暗自让人记下,至于吵闹声,只要不打起来,问题不大。
有些军营的军官则忙着记天幕的重点想要进步,哪里还管得了其他。
【游走于底层士兵之间,收拢他们的信息,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问题并予以解决,保持军营中的士兵能做到无后顾之忧,安心训练。】
“这是监察还是老妈子?”
前半句有点像绣衣卫的军营化,但后面……这可是个大工程,怪不得这导员要专门培训学习。
【不定时开展军中晚会,共唱军歌,共做游戏,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军歌很有用!”
不少将领表示赞同,别以为古代没有军歌,有的,最出名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是。
【朝廷有相关的军事政策变动,及时告知并解释给士兵,让他们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充分的了解。】
“嗯?这也要告诉兵卒?”
有将领感到不解,告诉他们能有什么用?他们只需要上战场,赢了,活下来,就够了。
旁边的副将看到将军的疑惑垂下眼帘,将军不懂,他懂,将军他也能做得。
想必太子殿下不会喜欢思想还守旧的将领。
【每次作战之后,与所有将领一起进行复盘,导员进行战役的总结上报,若遇到败仗,复盘之后,每个将领都要亲自手写一份报告,其内容必须是自己的想法,不可代笔。
报告由导员代为上报到朝廷,留存底本。】
所有将领倒吸一口凉气。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事结束后正常的将领自己就会总结复盘,但是……
但是免不了有输的时候,这个时候到大家倒是会请罪,然后要么继续戴罪立功,要么等上面的结果。
结果弘德朝……
手写败仗的报告,分析原因,这就罢了,留存底本这话……他们有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这是脸面啊!
【领导层的复盘结束后,等士兵们休息一天安稳下来后,召开大会,给士兵们讲解胜败的原因,失败了,让士兵们明白,这不是大问题,还有机会,哪里败了,大家一起避开,赢了,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希望继续保持,让大家都有足够的参与感,荣辱感。】
“这要是输了,面子里子都没了吧……”
谁敢不认真啊?
“这是在培养将才啊。”
“参与感……”
自然是参与国家的建设。
这样的重视,谁能不用心?谁能不忠心?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通过上课,和平时的接触,明里暗里向他们灌输保家卫国的概念,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认知:
他们是守护自己小家,守护大梁这个大家的军人,不是卒子,而是军人,他们是人,他们是值得敬佩的英雄,他们的家人也会因他们而骄傲,他们会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