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77节(3 / 3)

所以李邺执政后,他就要吸取教训了,对宫女实行招聘制后,宫女就是请来的侍女丫鬟,每天百文工钱,一个月才三贯钱,两千五百名宫女,一个月七千五百贯钱,然后最多就是吃饭和衣服的福利,其他都没有了。

一年下来,皇宫每年的开支也就十几万贯,二十万贯不到,比起唐玄宗的每年数百万贯,简直一个天,一個地。

哪怕肃宗已经很节俭了,每年还要百万贯的开销,主要就是要养一大批人。

到了李邺这里,他不养了,大家拿工钱做事,顶层制度一变,从前皇宫开销的无底洞,就变成浅水池,朝廷怎么可能不欢迎,

还有禁宦令,李邺和朝廷一拍即合,吸取阉党专权的惨痛教训,从根子上把宦官禁止了,现在的宦官可以继续用,但新的就不会再有了。

招收宦官目的主要一些重活女人做不了,但实际上招募健妇一样能做,唐朝的健妇个个体格强壮,力大无穷,一般男子根本打不过她们。

所以大明宫的两千名宫女中,健妇就有五百人,她们做饭、抬重物,干粗活,样样精通。

还大明宫的安全,外围是内卫负责,宫内有五百名武艺高强的女护卫,尤其龙首原的居住区,女护卫就有三百人,还有一个公孙大娘坐镇,她和十名徒弟专门对付顶级高手。

从前大明宫的安全由侍卫负责,前后招募了近万名侍卫,每个月的俸禄福利开支都要七八万贯,实际上最没有意义,侍卫们每天无所事事,就是简单的巡逻站岗,真正来了刺客,他们起不到半点作用。

所以把侍卫裁掉,每年可省百万贯钱。

还有李邺的一万亲卫骑兵,他们现在改制为龙武军,负责皇城安全。

顶层制度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李邺的子孙不敢乱改了,最多是动一些小手脚,比如增加一点人数,增加点工钱,最多也就这样。

内宫总管是赵保忠,是名老宦官,他之前是兴庆宫的总管,现在跟着过来,成为内宫总管,但他主要负责太极宫。

而大明宫这边是副总管吴大娘,她是李邺目前的内宅管家,独孤明月非常喜欢她,坚持要把她带走,李邺索性就封她为内宫副总管。

大明宫占地很大,后宫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太液池东南的龙首原上,这里的宫殿群占地几百亩,主要由六大宫殿区组成,蓬莱殿、紫宸殿、绫绮殿、浴堂殿、宣微殿、温室殿,每个殿都是一组建筑群。

这里面紫宸殿是天子便殿,是天子的御书房所在,也叫内朝,天子处理政务,召集重臣商议军国大事,以及天子中午休息,都在紫宸殿。

紫宸殿北面是皇后的蓬莱殿,天子的内书房也在这里。

如果大臣有事夜里求见,那就不能走正门,而是要从西面的右银台门进来,穿过翰林院到麟德殿。

麟德殿是天子夜里处理政务并接见大臣的地方,那里也有座书房,是天子的外书房。

而其他四处宫殿区就是嫔妃们的住地了。

杨玉环和清羽的关系不错,两人住在浴堂殿,沈璃和独孤太微住在绫绮殿,还有一个沈珍珠比较独立,她带着儿子和木大娘住在温室殿。

沈珍珠被封为良媛,不过她对身份地位已经不看重了,她只想要儿子,找一个地方安安静静抚养儿子。

李邺把她带到大明宫,也主要是不想让自己儿子成为私生子。

木大娘则随遇而安,只要给她一个念佛的地方,她住哪里都行,所以温室殿不远就是明德寺,这是一座尼姑寺院,主要供奉观音菩萨,这让木大娘十分欢喜。

李邺带着家人搬到了大明宫,他并没有休息,家人各自去收拾自己的住处。

他又回到了自己朝房,他的朝房就在紫宸殿,但不在李隆基和李亨的御书房,而是在外面的一座院子里。

他回到朝房坐下,杜佑躬身道:“刚才韦相国说有要事求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