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56节(1 / 4)

当下他躬身行礼。

便听那信使沉声道:“世子有令,叫你紧紧盯着即将抵达礼成港的尹昌船队,相关情形无论巨细皆报。”

“……”

崔滋愣了半晌才问:“世子就只吩咐了这些?就只让我盯着?”

崔俊文发出的那份文书是我亲自执笔,已经写的够明白了!就算是蠢货也能看出其中不对劲的地方吧!何况文书后头,还附着我身为司录的专门判书呢?判书上有几行字,我还专门用了事先约定的密语,那密语就算世子疏忽了没注意,恩师怎么会不看?

要知道,恩师本来一直在开城做着右司谏、知制诰一类的清要官职,去年才终于赢得崔令公的信任,得以外放为桂阳都护府副使兵马钤辖,掌握实权。但恩师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年初弃官回返,就是为了协助世子掌握大权。

恩师是成名数十载的文人,是文班贵族们的领袖,他支持素来重用文臣的世子,也等于是在支持文臣本身……这何等要紧,恩师怎么会有疏漏?

这疑问,自然不方便询问信使。信使本来也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崔滋提高嗓门道:“你等我写份书信,你替我带回开城,交给我的恩师止轩先生!那很要紧!”

信使摇了摇头:“不必那么麻烦。”

“什么?”

信使的手里,本来正拿着代表世子的符牌。这会儿他把符牌塞回衣襟,随即掏出了另一样东西。

那是一本诗集,是高丽国当代头等诗词名家,海东谪仙人李奎报本人所著。而且是中原有名的印坊专门产出,数量极少。持有这一本诗集的,便是文班贵族里的核心人物,真正被李奎报引为亲信的自己人。

“恩师是什么意思?”崔滋上前几步,猛地握住信使的手臂。

“止轩先生让我告诉你,多一方牵扯进现在的局面,对我们是好事。你莫要阻拦,就只看着便好,该禀报的,如常禀报。什么能给世子看到,先生自有决断。”

“可是……可是如今势大的几方,唯有世子最为重用文臣们,怎么我们反而……”

“以前世子确实重用文臣,但文臣们不也竭诚以报了吗?至于以后,随着时局变化,我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备(上)

“陈医官,醒醒!到礼成港了!”丁郎中连声大喊。

其实不用提醒,陈自新没睡,他也已经感觉到自己躺着的软兜猛向一侧倾斜。他所在的这排软兜晃在空中,而对面那排人全都撞了墙,哪怕已经睡着的人,也哎呦哎呦叫着,被惊醒了。

换做刚登船的时候,这种情形会让很多人吃惊,觉得是不是即将遭难。

后来沿途航行,和船上的水手慢慢熟悉,听他们讲些海上的传奇。时间久了,大家就明白,这种转向比在深海中扬帆迎风还要剧烈,只可能出自两种情况,要么是即将与海寇接舷厮杀,要么是在调整船身角度,预备进港。

海寇自然是不会有的,就算有,一来他们不至于出现在高丽国最大港口附近。

二来,则是随着海上往来的频繁,训练有素的船工数量扩张,镇路也日趋普及,原本贴着辽东的老铁山水路已经大致停用了,转而是从登州出发直接横渡黄海的航路十分繁忙。

船只数量多了五倍不止,而海路距离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这就使得海寇已经很难找到可供从容劫掠的余裕。

更重要的是,陈自新一行人搭乘的,是大周所建,仿南朝规格的福船。

这种船只最近在北方的军队和商队里越来越多,外观又很近似。有些无良海商就连旗帜都仿得和大周海军差相仿佛。据说东南面的海域上,好几次有海寇自己以为在威慑商船队,结果撞上了出海训练的大周海军,当即便遭一通乱杀。

这种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以后,海上治安好了很多。至少传说中的凶残海寇,陈自新等人是从没见到,一路上都很安全。

既然没有海寇,那就只能是在进港。

陈自新懒洋洋地从软兜翻身下来,把袍子往腰带里掖了掖:“昨日船经紫燕岛的时候,我听王船头说,今日要过急水门水道,进至礼成港碧澜亭。急水门顾名思义,肯定不那么好走,这会儿船只连续调转方向,大约就是在水道里闪转腾挪了……”

丁郎中举起了大拇指:“有你的!”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舱室。

两千料的福船,在地面上看来觉得大如山岳。真正在船上生活一阵就知道,其实空间还是狭小。甲板下的舱室分成几隔,每隔都只能勉强只腰。在这种掉空间里,随着晃晃悠悠的吊床,头几天还觉得新鲜,后来就似酷刑。

待到同舱的伙伴因为晕船而上吐下泻,吐和泻的成果又一时清理不了,都在舱里发酵,那气味真是无法形容。

由此,陈自新也不得不佩服船上的水手们。

听说那些水手最早下海的时候,用的是通州样的小船,动辄以数月为期,乘着季风直放大宋的庆元府。他们一路上吃的东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