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41节(2 / 3)

停留。因为只要仔细地看,就会注意到他深灰色的半边面庞,注意到他极其锐利,而绝不带笑意的眼神。

天津府的每个巡检下属,除了大都由退役老兵担任的马军十五人以外,还有五十到一百的弓手。而都水司每一位管勾下属的埽兵,编制更加庞大。

两个机构最初组建的时候,前来应募的壮丁里,除了几十人曾替人看家护院以外,大半是来自河海之间的贼寇或游荡各处的溃兵。这些人个个桀骜不驯,野性十足,用人的官署感觉,不是胡仲珪这种狠人,怕拿捏不住他们。所以才把后继的训练都交给胡仲珪来管,到现在成了定例。

当然过程中流血难免。那些原本出身有点问题的人物,要么雌伏听话,洗心革面,要么直接就被胡仲珪以军法惩治,绝不会给他们留下来扰乱人心的机会。

胡仲珪的手段,与李霆如出一辙,虽不滥杀,但对犯错之人绝不轻饶,而且手段十分酷烈,一定是按照法度的上限,从严从重从快。这样可怕的工程,也只有胡仲珪能把这担子担起来了。

好在眼前这批壮丁,来路普遍都清白。胡仲珪对他们的训练非常严格,他们也颇有怨言,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敢违背纪律的,也就没有谁会撞到胡仲珪的枪口上,被他杀鸡儆猴。

训练告一段落,胡仲珪目视众人,所有人都安静等着。

这情形让他挺满意,不过,该有的步骤还是不能少。

胡仲珪点名道:“甲队第四人,第十九人,乙队第十一人,十二人,丙队第六人,丁队第十六人、十七人、十八人,出来吧!”

被点到的人立刻脸色惨淡,却谁也不敢违抗命令,一个个地挪了出来。

“每人三鞭子!乙队那两个,每人五鞭子!”

胡仲珪一声令下,身后几名巡检司马军大步上前。他们三人一组,两人按住一个被唤出的壮丁,将之牢牢按在地上。接着,便是第三人用马鞭往他们的脊背重重打落。

三鞭,五鞭,听起来数量不多。

但这些巡检司马军的手劲实在厉害,每一鞭落下,立刻就打出深红的血印子,三鞭之内,皮肤必然大片绽破。吃到五鞭子的两人更是皮开肉绽,其中一人还算硬气,只闷哼几声,另一人已然受不住痛,抽泣出声。

胡仲珪一脸漠然地看着这情形,等到受鞭刑的几人回到队列,他冷冷地道:“今日诸位表现不错,我很满意。再坚持五天,你们就能吃上朝廷的饭了,莫要懈怠!散了吧!”

众人依言散去。

站在胡仲珪身边的李云感叹道:“老胡,你这练兵的法子,够狠,是这个!”

李云挺起大拇指示意。

胡仲珪转过身,颔首行礼:“不敢。这等手段,都是得自于令兄的传授。”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看着眼熟……”李云点了点头:“那么,杀人的手段呢?”

“什么杀人的手段?”胡仲珪沉声反问。

“我是说,你在三岔口北面的芦苇荡里,杀死那些闹事民伕,不断激化冲突的手段。那是谁教的?也是我兄长么?”

第九百一十九章 人心(上)

胡仲珪的眼神猝然变得锐利,配着他半边仿佛被烈火融化过的面庞,显得十分可怖。

过去半年里,三岔口方向的漕运频频延迟,胡仲珪既是巡检,又管勾河桥,将此情形看在眼里,十分暴躁。他前后几次出动人手去现场,很是抓捕了一些刺头,对于其中闹腾得厉害的,毫不留情便下死手。

大周的诸项律令,目前仍在紧锣密鼓的制定。日常遵循的,仍是前朝金国那一套,有的地方,甚至犹有过之。

比如金国制度规定,种种冲突、诉讼,州县官各许专决,这就等于容许地方官员自行操纵司法乃至杖杀人犯。到泰和以后,南北两面戎马不休,各处所设行尚书省、帅府,乃至顶着便宜、从宜、提控名号者,皆得便宜杀人。所谓人命贱如草,绝非虚言。

大周以武人立国,杀气未褪的老卒充斥着各处官署衙门,他们有功勋傍身,有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互为奥援,有许多人简在帝心,甚至真能和皇帝说上话。

他们行事的风格,也自然而然延续着军队里不合则杀的作派,只消他们觉得是对的,就会毫不犹豫去做。

胡仲珪一向以来都以严苛手段管控河道、漕运和周边治安,从不惮于辣手。某种程度上,漕运如此关键,也只有掌握在他这种忠诚不二的武人手里,他的做法,寻常同僚只能装聋作哑,哪怕提刑按察使司也不敢轻易指责。

怎么在李云嘴里,倒像是我干犯国法?倒像是我胡某人要为这前后数月的闹腾负责?倒像是我胡某人有意闹事,对皇帝不忠?

胡仲珪怒从心中起,狠狠地瞪着李云。

瞪了李云半晌,他脸都挣得疼了,李云脸上笑容一点不变,神情也似轻松。

这种凶恶姿态,在李云面前哪有用处。

胡仲珪是李霆的傔从出身,仿佛私臣。当年见到李云,叫一声小主人理所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