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3o节(1 / 4)

最初四王子拖雷战败的时候,不少蒙古那颜暗地里说,成吉思汗的这个孩子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在讨好大汗上头,却忘了蒙古勇士的本分。由此,连带着赤驹驸马等人也受鄙夷。

后来按陈那颜所部在辽东吃了大亏,这种嘲笑就少了很多,皆因按陈那颜是赤驹驸马的父亲,弘吉剌部族的大首领,也是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兀真的弟弟。他历年来追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部下的千户无不精锐,是各部公认的蒙古军主力。按陈那颜部下的四个千户,在辽东轻而易举地败于郭宁之手,死伤过半,这样一来,谁还敢小看定海军?

再想到不久前哲别的战死……阿儿孩合撒儿凝视着对面的军阵,神色渐渐变得肃然。

阿勒斤赤们绕阵奔驰时激起的烟尘,正在缓缓落下,使得这座军阵的完整形态,仿佛从云雾中展现出来。

阿儿孩合撒儿的战场经验非常丰富,但他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看到这样的军队。面对着蒙古轻骑的滋扰,定海军的将士们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安静地站着,保持着阵势的稳定。这种稳定充满了蔑视,落在阿儿孩合撒儿的眼里,便如高山不可动摇。

“这是强敌,确实是强敌!”

阿儿孩合撒儿觉得自己的血液开始沸腾,他觉得自己体内,很久没有发挥作用的野兽般的本能在狂喜。这样的敌军,不是一次两次滋扰能够动摇的,恐怕需要多个梯队的骑兵轮流上阵,进行十次或者更多次的放箭侵扰,才能渐渐地诱发他们队列中的混乱。

他对自己说:“要打硬仗了!”

就在他拨马转身,准备去禀报成吉思汗的时候,蒙古骑队后方的高亢号角声响起,更大规模的骑兵队伍,其中包括了至少两千名的火儿赤,和同等数量的披甲骑兵出动了。他们散开无边无际的队列,开始加速前进,越过停留在定海军阵列前方的阿勒斤赤们。

这一次骑队奔驰的声势,比上一次强出了十倍。千骑万马奔腾,仿佛黑潮从深海奔涌而出,将要覆灭眼前的一切。

但是,在定海军队列里,簇拥在郭宁身边的将校们凝视着逼近的大股骑队,竟无一人言语。肃然的军阵里头,只有略靠后方的骑兵队伍里,有几匹战马忽然希律律地嘶鸣。好在骑士连声安抚,战马也很快安静下来。

还有几名读书人出身的参谋彼此交换眼色,似乎有些紧张。策马立于郭宁身旁的汪世显注意到了这几个年轻人的脸色,于是哈哈笑着对他们道:“无妨,蒙古人也就这老一套。”

汪世显被签军到北疆十年了,十年里,他和蒙古人不知道厮杀了多少场。定海军中有北疆溃兵背景的将士数量极多,许多人与蒙古人厮杀的经验比汪世显更丰富。他们对蒙古人的战法,也都已经熟悉异常。

距离郭宁一百二十多步的阵列最前方,仇会洛的副手,行军提控张信也冷笑着道:“蒙古军还是这老一套的战法。第二拨骑兵来袭,要上弓箭啦。大家伙儿别慌,听我号令行事!”

他轻咳了一声,往地上吐了口浓痰,把手里一面铁盾握得紧些。

第五百四十五章 韧劲(中)

张信便是与蒙古人厮杀经验最丰富的那批军官之一。

当年野狐岭大战的时候,张信是桓州的镇防千户,随着溃兵一路逃到河北。郭宁在馈军河营地立足,开始招募河北溃兵,张信便和同伙刘成两个,就带着本部数百人去投靠。郭宁当时把部下整编为五个都,张信和刘成分别是其中第三第四都的都将。

但郭宁很快就知道,张信和刘成的投靠出于张柔的指示。张柔和苗道润两个河北大豪,是想藉此在郭宁这股新势力里头掺沙子。

郭宁向来待下属以诚,但不代表他没有基本的心术和权术。于是张信很快就从直接领兵的都将,转成了郭宁部下负责选拔辅兵、进行初步军事训练的军校,待到郭宁在山东落脚,他又成了郝端的副手,去了宁海州安排军户赐田。

但张信并不愿意如此。郭宁在中都事变中的表现,证明了他未来的高度必定远远超过张柔等人,而他到了山东以后的猛烈扩张,更让张信清楚地明白,紧跟着郭宁建功立业,必定能得到荣华富贵。

所以张信在最近两年里,竭力表现自己的才干,又好几次在向郭宁禀报的文书中,自陈忠心耿耿,壮心犹在,愿为宣使效力于疆场。

郭宁控制整个山东东路以后,兵力迅速扩充,而可堪作为骨干的将校数量略显不足,张信便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从宁海州副都指挥使,调任仇会洛所部行军提控,负责协理军机,参予军事指挥。

这种资深军官的作用,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因为骑兵的阵型松散,队列里的将士们限于所处的位置,无法看清敌人全貌,只能猜测蒙古军第二波次的攻势,动用的骑兵至少在三千人以上,或许有五千。但所有人都能清晰感觉到地面在动荡摇晃,感觉到越来越近的轰鸣。

那中感觉就像是身处一艘动荡的小船,小船随时翻覆,蒙古骑兵就是能够把自己淹死的海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