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秦王只一瞬便知晓她话中的意思,眸中异彩连连,却也没有再细问,而是轻轻抚着她的背,轻声哄睡。】
哄睡什么哄睡!
诸秦君那叫一个神采飞扬。
“秦王门生?”
嬴稷拍案叫绝,“姮儿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考试选才配以咸阳学宫,实在是个妙招!”
巧了。
选才的两种方式,亲缘外戚和举荐,嬴稷都深受其苦。
亲缘就不用说了,昔年宣太后掌权时重用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等四贵,亲党专政,至于举荐……
老秦王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沉默的武安君。
白起乃是由穰侯魏冉举荐,他的成名战伊阙之战,便是穰侯力排众议举荐为帅,二人之间可称伯乐与千里马,关系十分亲近,也因此,在穰侯被罢相且逐回封地后,若非白起实在善战,怕也要受其牵连。
但,真的一点也没受牵连吗?
不是的。
至少在君心上,白起便受了极大的牵连,最后被他赐死,亦未尝没有这些旧事的缘故。
这就是举荐制啊。
举荐者与被举荐者天然就是政治同盟,其弊处实在深矣。
秦王门生,再到皇帝门生。
以考试的方式选取贤才,一步步将选官之权逐步收拢掌控于君王之手,于秦君们而言,简直可以用脚来投票。
“拟诏,立咸阳学宫。”
始皇陛下斟酌思索后,果断下定决心,“传旨天下,除郡县官吏推举外,若有欲一展所长者,可自行上报郡县乡亭,统一护送至咸阳,朕将亲出试题,遴选贤才。”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把咸阳学宫立起来再说,至于郡县……慢慢来吧。
文武重臣互相对视一眼。
新血液的涌入显然会对他们发起挑战,虽然短时间内威胁不到他们的地位,但有竞争后,也得绷紧心弦来了。
不过,这也势在必行。
文武重臣纷纷俯首高呼,“臣等谨遵皇帝陛下旨意。”
始皇陛下只摆摆手。
儒法兼修的荀子已逝,他现在还得再扒拉出学宫的祭酒来,一个又一个名字从心头滚过,却总觉得不太合适。
啧,烦。
看一眼靠着谏言混了个“仁厚”之名、但其实正经的朝中重臣没几个愿意鼎力支持的长子,再看看那不仅和父亲关系亲近,且在诸子百家中如鱼得水的梦中情崽。
啧,更烦。
瞧瞧人家!
一边和庄启、槐状等重臣,李斯、冯去疾等法吏集团,王翦、蒙武等武将集团,吕不韦、蔡泽等退休相国关系亲密,一边将墨家、农家拉至身边,眼下又借着咸阳学宫与儒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建立联系,甚至连小说家她都不放过。
这个喊夫子老师,那个喊师兄的,谁来都跟她是一家人。
无论是招揽贤才还是收拢人心,都不需要她爹亲自出马,她就把事情给办得妥妥当当。
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样子。
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爹怎么可能给谁当都一样?
唉,算了算了。
与其指望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朕还年轻,朕还能干。
(微笑jpg)
第940章 番外 太平令(40)
【“阿父?”
一天不见人影的栎阳殿下终于出现在了章台殿,她扒在门框上探头看了看,兴冲冲地跑进来,扬着笑脸,将秦王案上的奏折往边上挪了挪,而后将一张宽阔的白纸平铺在案上,并用蓝田玉镇纸压好。
“快帮我个忙啦!”
“你又要作甚?”
秦王无奈地揉了揉眉心,“一整天跑得不见人影,才刚回来,就到我的案前来添乱?”】
[如果政哥你没有那么快就放下奏折毛笔给姮崽腾出空地,我就相信你的无奈(微笑jpg]
[口嫌体直(指指点点jpg]
[哈哈哈哈不要拆穿政哥嘛!]
[姮崽真的好喜欢猫猫探头哦,可爱捏~]
[主要是她想看看政哥有没有在忙啦,毕竟她在章台殿出入无阻的,比起询问宫人谒者,更喜欢自己猫猫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