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正好他整日里念叨着。”
蓝夫人对丈夫的想法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她笑了笑,正要说话,却忽而见外间的帘子被人掀起,少年满是惊喜的声音比他的人影更先一步进来。
“姐姐,姐夫,当真吗?”
蓝玉披着大氅,将外甥女裹在怀里,兴冲冲地进来,连连追问,“真的让我也上战场吗?不曾骗我?”
常遇春和蓝夫人:“……”
夫妻俩对视一眼,常遇春上前把自家闺女接过来,蓝夫人随手抄了个鸡毛掸子就冲弟弟抽了上去。
“谁让你带着韫儿出来的?这样冷的天,冻坏了可怎么办?”
蓝夫人笑得温柔,手上动作却不轻,“还敢偷听我和你姐夫说话,有没有点规矩了?”
“姐姐别打!”
蓝玉自幼被蓝夫人带大,视她亦姐亦母、敬重无比,纵然被抽得嗷嗷叫,也只是一边委屈巴巴地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大声解释。
“是韫儿听说姐夫回来了,才让我带着她过来的!才没有偷听!”
他一转头,捉急地叫唤道,“韫儿你同你娘说呀,咱得讲义气!”
知韫:“……”
舅舅,你想跟我结拜吗?
第611章 大明 朱标(10)
蓝玉被蓝夫人抽得嗷嗷叫,知韫窝在常遇春怀里看得嘎嘎乐。
常家的新年,就在这样的热闹中度过。
等开了年,天气渐渐暖和了,红巾军便再次有了大动作,常遇春也领着蓝玉去攻城略地、建功立业去了。
从眼下到朱元璋称吴国公、吴王乃至立国称帝,征伐不会停止,即使到了洪武年间,也未停下北伐的脚步。
只是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现在比较好一点是——
老朱头要越发忙碌起来了。
忙点好啊,忙起来,放在大后方的女眷小辈身上心思便少了,不至于动不动就来搞点小动作恶心她一把。
最起码现在这个强度,有马夫人挡在前面护着,她还能接受。
……
初春三月,新绿初绽。
午后时分,一行着甲挎刀的精锐士卒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在一个模样俊秀的少年身侧,与他一道出了城门,往西郊一处常家别庄而去。
常家的别庄位于山脚。
一路上可见良田阡陌、溪水环绕的秀丽景色,亦可见着粗布短打的农人在田地间劳作,偶尔有听得动静抬头看来的,也很快便低下头、继续做自己手中的农活。
朱标并不曾在路上停留,只径自到了别庄,翻身下马,在惊讶又不惊讶的别庄侍从的引路下,快步往里去了。
“阿玉!”
绕过前头简单的游廊精致,朱标便在后院见到了知韫。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墨绿色窄袖衣裳,立于一方特意辟出来、分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前,侧耳听着几个身着干练短打的精瘦老汉在比划着说些什么。
听见他的声音,她循声望来,如黛的长眉微微上挑,清澈杏眸之中却平静如水,并不曾惊起一丝涟漪。
“几位先去忙碌吧,回头再讨论。”
知韫转头同几个精于农事的老汉吩咐了几句,才慢悠悠往这边走过来,看着朱标,“世子怎么过来了?”
(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的时候,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于应天府建百官司属,并立长子朱标为世子。
“姊姊。”
向她而来的朱标蓦地停住了脚步,眼底的欢喜散了几许,他抿了抿唇,黝黑的眼眸满是期许地望着她。
“你一定要与我这般生疏么?”
心底控制不住的蔓延起失落的涩味,只觉得脚步都沉重不少。
他失落道,“小时候,你明明同我极亲近的,总是唤我标标的。”
“世子也说了,是小时候。”
她唇畔噙着温和笑意,“世子从前,不是也不肯唤我姊姊么?”
人么,总是会变的。
“礼不可废,世子的先生应当教过。”
少年的神色越发黯然低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