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26节(1 / 2)

“陛下,明帝为后世帝王……”

卫青不知道自己是第多少次说这句话。

稍不注意,陛下就先于他的劝谏,已经于天幕出言。

他甚至怀疑陛下是故意说得那么快,不给他阻拦的机会。

这次出言,似是故意牵连那位声誉榜第三、民心榜第二的唐皇。

【李世民:朕是无妄之灾。】

李世民也很无奈。

朱棣是改史导致后世不信正史,野史变得“足够野”。

而他是被佛道之争所牵连。

虽然佛道之争,正是他再兴佛道所致。

【朱元璋:朱棣,这就是你改史的后果!】

【朱棣:朕再也不会改史!朕的生母就是高皇后,绝非她人!】

各朝皇帝都心情复杂。

尤其是刘邦这样真改过史的皇帝,只得庆幸改动的部分不多,没被后世认定“正史不够正”。

这种野史实在是令人看着都头皮发麻。

………

刘彻想到了与自己有关的野史。

还好他不改史,故而野史就只是野史。

——虽然那不可信的野史导致他的“昵称”很是难听。

………

李隆基暗自松了口气。

先前他还为秦念对朱棣的态度更好而不满,如今看来更严重的改史果然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这朱棣连身世都备受质疑。

………

朱棣现在就是后悔,极其后悔。

早知道野史会传成这般,他还不如背着篡位的名声!

反正百姓也不在乎皇帝是怎样继位。

他甚至不能阻止秦念继续说改史的后果,毕竟秦念若是不说,她所在时期的百姓就很有可能更相信野史的记载。

【秦念:朱重八,你也先别急着生气,毕竟朱棣的操作现在还只是牵连兄弟。】

第133章

【朱元璋:……】

朱元璋有不祥的预感。

按秦念所言, 接下来老四还会牵连到他?

【秦念:为了彰显自己是天命所归,朱棣给自己编造异象:“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 经日不散”。】

【朱棣:朕会尽快删掉这些编造的内容。】

朱棣此刻真切体会到当初汉高祖刘邦的感受。

看史官呈上来的史书时,朱棣并不觉如此编造异象有什么问题。

可当秦念将原文念诵于天幕之上,朱棣就觉得哪里都不对劲。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公开处刑。

【秦念:但只自己有异象怎么行?朱重八,你猜朱棣都给你编了些什么异象?】

秦念这次要迫害的对象是朱重八,当然不会因为朱棣的服软就不再说下去。

【朱元璋:……朕不知。】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也猜不出来,但看秦念这话,他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异象。

至少在后世看来,绝非好事。

其实他也给自己编造了异象, 但秦念要提及的显然不是自己编造的那部分。

被怒视的太子朱棣:“……”

朱棣心里苦。

但他甚至不敢为自己狡辩。

【秦念:“吴元年十二月戊申,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 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 甚异”——这部分是你编的还是朱棣编的?】

秦念猜测朱元璋称帝前的异象是朱棣编造。

《明太祖实录》的开篇, 是朱母在怀孕时, 梦见道士取发光的白药给她,她服下后第二天生明太祖,红光满室。

朱元璋小时候常常生病,有僧人抚头顶,于是病愈。

神奇的是这段小时候的神异, 明太祖居然编得前后矛盾。

“后复疾, 仁祖念前梦之异, 欲俾从释氏,不果”——后来朱元璋生病,朱父想起之前梦境的神异,想让朱元璋信佛,没成功。

问题是朱母梦见的是道士:“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

朱母梦见道士给白药,朱父想起这梦,决定让朱元璋信佛?

还有道士预言朱父会大贵、紫衣人送病重的朱元璋到一座佛塔下后三日病愈、老儒推算朱元璋贵命——简直就是一碗水端平。

已经凑齐儒释道的神异,朱元璋没理由添加“骨隆然”这种活着时容易被人拆穿的异象。

【朱元璋:老四,你编这种话作甚?!】

朱元璋也曾编造神异来佐证儒释道皆认可自己是天命所归。

但“骨隆然”这种异象,周身之人都能看穿。

最重要的是,秦念这时候显然是欲要讥讽老四改史,以至于牵连自己。

朱元璋已经感到不妙。

【朱棣:儿臣知错。】

朱棣总不能直说编造父皇立国前有“玉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