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黄学士儿子还在被首辅捏着,又不可能当卧底。
于是林泰来决定诈一下黄学士,考虑过后,又开口道:
“老师最好还是说实话吧,这个解元到底是谁定下的。
不然的话,我只能以为,你故意制造我和申相之间的疑虑。”
黄学士却苦笑了几声,犹豫了片刻后,“其实有点其他内情,你迟早也会知道。
明年会试可能不好安排,所以申相决定先送给你一个解元。
万一,我是说万一明年真的不行,这解元就是补偿。”
林泰来:“……”
这意思就是,明年会试可能比较难办,所以这解元就算是一个安慰奖?
凭啥啊,别的穿越者都是轻轻松松两榜连捷通关,怎么到自己这里就难办了?
如果连会试都这么难办,要你申时行这个首辅何用!
黄学士强调说:“申相一定会尽力,但确实有些难处,主要是因为明年会试的主考官是次辅许国。”
很久很久以前,会试主考官都是翰林学士来充当,而近几十年,则开始用内阁大学士轮流充当主考官。
所以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猜到,下次会试大比的主考官大概是谁。
当今内阁三人中,首辅申时行是万历八年会试主考官,大学士王锡爵是上次万历十四年会试主考官。
只有次辅许国没有主持过会试,所以明年的会试主考官肯定就是许国。
但重点在于,许国是徽商出身,很多扬州盐商比如郑之彦的靠山就是许国。
而林大官人在扬州争夺盐业利益时,完全没给许次辅面子。
林氏盐业把持的两万一千引窝本里,有三分之二是从徽商手里抢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林大官人自作孽。
但是只要触动原有利益格局,就一定会得罪人,就算没有许国,也有别人。
林泰来有点不满的说:“首辅压不住许国吗?”
黄学士解释说:“申相也有申相的苦衷,第一,许国这个人脾气执拗火爆,报复心强,又很难说服。
第二,申相也需要许国的支持,很多时候内阁与外朝打嘴仗,都要靠许国出面。”
林泰来不忿的说:“我若为首辅,内阁就不会有别的声音!”
黄学士又想起什么,提醒说:“此外朝廷还有传言,明年会试的十八房同考官里,某些人可能放弃其他所有位置,只全力争夺易经房的考官位置。”
众所周知,会试和乡试一样,除了《四书》为必学必考之外,考生都会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门作为本经。
判卷的时候,会有若干个同考官,以五经为分类,分房判卷,然后将通过试卷提交给主考官。
比如林泰来的本经是《易经》,试卷肯定会送到易经房,由同考官进行初判。
所以只要敌对势力抢到易经房的同考官位置,就肯定能接触到林泰来的试卷。
最后黄学士无奈的叹道:“总而言之,申相肯定会为了你尽力而为,但是各方阻碍因素实在太多,已经不敢保证结果了。”
林泰来:“……”
他林泰来何德何能,值当如此拼命阻击么?
他林泰来究竟做错了什么,被针对到这个地步?
黄学士除了提供一些最新消息,对林大官人的遭遇也爱莫能助。
乡试还是快速过去,会试才是主菜啊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四章 画风跑偏的鹿鸣宴
说完了关于解元的内幕,林大官人感觉和黄学士就再无话可说了。
一来过去不认识,从无交情可言,家族也攀不上世交关系。
而且黄学士点林泰来为解元,卖的是申首辅的人情,以后报答在黄学士儿子身上,和林泰来本人没关系。
二来两人之间基本上没有未来,毫无利益纽带。
毕竟黄学士已经准备用辞官为代价来平息争议了,以后无法在功名之路上互相照应。
大家都是成年人,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也许第一次相见,就是最后一面。
林泰来正琢磨怎么告辞时,忽然灵光一现,发现黄学士这座师身上还有最后一点点可以榨取的利用价值。
常言道,贼不走空,有枣没枣打三竿!
林泰来就承诺说:“刚才老师说,我那世兄两年前登皇榜入朝为官,他日需要政绩镀金的时候,可以前往苏州府。
无论何种类型的官职,户部系统的钱粮、商税,兵部系统的兵备,刑部系统的刑名、案狱,工部系统的水利,我都可以帮他舒舒服服的做到最优异,为越级提拔打一个最坚实基础!
此外,如果世兄在官场得罪了人,想要找地方避祸,同样可以到苏州,绝对保证他的安全!
我林泰来人称今布,就是今之季布,一诺千金的季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