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坐在厅中,身旁是一个柜子,放着考生名册。
传了苏州府三百来个考生到阶下,张府尹还没开始点名,就发现人群里站了一个巨大的显眼包。
别的考生都是各种文士长衫,头上不是四方巾就是唐巾。
而这个身材高大雄壮的显眼包却顶盔披甲,在火炬下,崭新的铜盔散发着昏黄的光芒,盔顶一朵红缨随风飘动。
恍惚间,张府尹还以有值守官军站到了考生队伍里,但又一想,今天来值守的官军没有穿这种样式盔甲的。
“林泰来!”张府尹大概也反应过来了,直接开始点名。
果不其然,这个巨大的显眼包走出人群,呈上了考票。
张府尹觉得完全没必要核对身份了,所有人都有可能冒名顶替,唯独面前这位显眼包不可能。
“你为何身着盔甲入场?”张府尹喝问道。
林泰来反问道:“朝廷没有规定说,不许穿盔甲入场考试吧?也没有规定说,考试要强制穿什么样式衣服。”
张府尹无言以对,无力的挥了挥手,“去搜检吧!”
几个官军带着冷笑,围了过来,摩拳擦掌后就开始动手。
你林泰来如果够胆量,现在就反抗试试看!
看着官军触碰到自己,林泰来忽然一记铁拳抡了出去,对着近身的官军就是拳打脚踢。
许久不见的铁拳重出江湖,眨眼间,四个搜检官军都躺在了地上,个个昏迷不醒。
苏州府的好友们一起捂住了脸,林泰来果然还是林泰来,这下事大了!
外围还有好几个官军一起兴奋的起哄叫道:“林泰来胆敢反抗搜检!”
林泰来没有搭理别人,立刻高声对张府尹说:“我身上盔甲乃是御赐之物,万历十四年时,由皇上在文华殿亲自恩赏!
这些卑贱之卒胆敢染指玷污御赐之物,必须严惩!”
张府尹:“……”
原来这是上次武状元的御赐盔甲,难怪看起来很高档。
想了想林泰来的后台,张府尹只能强调说:“国家抡才大典,不能不搜检。”
林泰来笑道:“那只能请您这个总提调官亲自来搜检,以示对御赐之物的尊崇,普通军兵不配触碰!”
张府尹没法子,他也必须表现出对御赐之物的尊重来,不然就是个大不敬的罪名。
于是穿着盔甲的林泰来接受了提调官亲自搜检后,踩着地上昏迷的官军,昂首阔步的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进入了考场。
这可能是大明科举史上,第一个穿着盔甲来考文科的考生。
求个月票啊!!!咋还每天下滑一位……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二章 骂骂咧咧
乡试的考试过程也就那样,突出一个艰苦朴素,实在乏善可陈。
过程中一共要考三场,八月九日第一场,八月十二日第二场,八月十五日第三场。
当然都知道,乡试最重要的只有第一场经义八股文,录取基本也只看第一场的发挥。
至于后面两场的策对、公文写作、诗词歌赋等等,都只是个形式而已。
但就算是走形式,也非常艰苦,每场都要凌晨起床入场,然后在长宽只有三尺、既漏风又漏雨的小破单间里坐到黄昏天黑。
同时还要完成高强度的写作,比如第一天要写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一共七篇八股文!
所以乡试真的不轻松,对考生的体力和精力都是高强度的折磨。很多士子考完了后,直接大病一场。
难熬是十分难熬的,士子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最惨的是经历了十次八次乡试仍然没成功的人,说的就是苏州文坛大佬文征明。
但能承受这么多次乡试煎熬,也从侧面论证了文征明体质极佳,他能活到九十岁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南直隶戊子科乡试最后一场考完,走出考场的士子已经精疲力尽。
但是只要给他们一点喘气的时间,立刻就能满血复活,进入高压解脱之后的狂欢状态。
在八月底乡试榜公布之前,数千士子还是平等的,没有失败,没有悲伤,没有复习。
黄昏交卷后,林泰来和友人一起走出龙门,商议着晚上的安排。
感觉像是坐了几天大牢的金士衡无精打采,对林泰来说:“也许可以改到明天再聚?今晚我只想躺平不动。”
林泰来冷哼道:“和你们这样软弱无力的虫豸在一起,又怎能更好的以身报国?”
如果别人敢这样嘲讽自己,金士衡一定会反喷回去,但林泰来爱说什么就说吧。
毕竟林泰来可是穿着盔甲考了三场的狠人,比其他任何考生的负担都更重,这体力不服不行。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个衙役打扮的中年人冲了过来,对林泰来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