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章(1 / 2)

杜燕妮笑里藏刀:“你还是太单纯,有的人啊……”

池锦眼神陡然锐利,迎上杜燕妮的目光,声音清晰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杜主编,没有证据的臆测等同于诽谤。虽然我和小段都选择了三位种子选手作为研究对象,但我们的报道核心和立意截然不同。虽然大众更看好赛博克,他有话题,有粉丝,有流量,但我打算把岳凯儒作为这次的选题。”

众人愕然。既然都列举了赛博克的种种优势,为什么还要写岳凯儒?

陈以声转了转笔,嘴角勾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池锦飞快和陈以声对视了一眼,然后条分缕析,语速快而沉稳:“理由有三点:第一,风险规避。赛博克场外争议极大,酗酒、斗殴、私生活混乱有据可查,国外训练期间因纪律问题被退货也是公开记录。一旦他夺冠,媒体必定蜂拥报道同质化内容,《面孔》难以突围。更重要的是,若日后其负面新闻坐实甚至触犯法律,曾经为其唱赞歌的媒体必将被舆论反噬,《面孔》积累三十余年的公信力将遭受重创。”

她调出新的数据页面:“第二,价值导向与读者契合。正如我之前引用的读者画像,《面孔》的核心受众是具有较高知识素养和文化品位的群体。我们服务于社会价值传递,而非追逐流量泡沫。选择一位有争议和黑历史的公众面孔,违背了杂志初衷,也有失公信力。《面孔》的文章,不光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也是我们得以自立的根本。”

声音不高,但字字铿锵。池锦已经在编辑部躺平了将近半年,忽然这么锋芒四射让在座的很多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杜燕妮脸色微变,显然也被池锦这番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分析触动,但她仍质疑:“说得漂亮!但这些都是‘可能’。目前没有实锤证明赛博克一定爆雷。反观岳凯儒,性格沉闷,缺乏爆点,放弃大热门选他,报道出来大概率平平无奇,毫无水花!我们也要对销量和点击率负责!”

“如果我没有这个信心,就不会作出这样冒险的决定。”池锦给每位编辑发了第二张稿纸,“刚才发给大家的是岳凯儒夺冠的情况,从儿时的梦想写起,到脚踏实地的步步努力,到饮恨摘银,再到完美逆袭。现在发的是未夺冠的情况——头号输家,对‘成功’进行再定义,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众人低头翻阅稿件,会议室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池锦站在台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若有似无地停留在陈以声脸上。岳凯儒是他建议的,不知自己的深度挖掘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

a组一个老责编发问:“要是岳凯儒得了第三名呢?”

池锦道:“今天早晨七点半,在国外训练的三号种子选手意外坠马,要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已经退出了比赛。决赛实则是赛博克与岳凯儒的双雄对决,亚军即是头号输家,关注度天然提升。”

这个责编继续追问:“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不会知道第二名。你的深度,读者买账吗?”

本来倾向于池锦的天平又发生了变化,会议室内又陷入沉默。

当两位副主编和陈以声都默不作声之时,好在江叙欢帮自己的组员说话:“三位主编,我觉得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池锦的选题。最近赛博克在网上很火没错,但哪怕是我这个不太关注娱乐新闻的人,也能刷到一些圈外人士的爆料。”

“从质量上来说,段兴澈确实不如你。”杜燕妮松口,“单从这两篇来讲,我会选择你这篇。不过要看后面两个人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池锦终于酝酿好了措辞,道:“请允许我再说一下我的看法。关于‘亚军无人知’的论调,恕我不能苟同。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媒体选题的惰性思维。大家都是业内人士,应该都知

道那篇《华夏运动》的深度报道《001秒的鸿沟》吧?当时所有媒体焦点都在冠军身上,但只有《华夏运动》详细讲述运动员多年训练、伤病抗争、以及此次比赛技战术细节和心理博弈。这篇报道在专业体育论坛引发热议,阅读量和转载量远超同期冠军报道,甚至被多家体育院校选为教学案例!为什么?因为它触及了竞技体育更普遍、更真实、也更动人的核心——绝大多数运动员终其职业生涯都在与‘顶尖’的那一步之遥搏斗。”

“各位,不要因为自己只聚焦于第一名,而忽视其他人对第二名的肯定。虽然我们将更多的鲜花和镜头献给第一名,但这并不代表第二名要永远被钉在阴暗的角落画地为牢。哪怕岳凯儒最后真的得了两次亚军,也同样有被《面孔》记录的价值。”

一片沉默之后,秦显成带头鼓了掌,毫不吝啬地给池锦竖了个大拇指。

“说得很好。”唐副编点头,“下一个轮到谁了?”

“下半月刊体育专栏,定池锦这篇,写岳凯儒。”陈以声忽然敲了下桌面,一锤定音。他看向池锦,难得吐出几个字,“做得不错。”

“啊?可是还有两个编辑的选题没听呢。”

“就定这篇,有问题我负责。”

众所周知陈以声是吝啬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