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会在今日见到长安殿下,臣请殿下安,殿下可是三叔父亲自请来参加婚宴的?”
“三叔父?”
李暮歌刚想抬手说免礼,就被崔明璋一句三叔父给惊住了。
崔明璋顺着李暮歌抬手的动作直起腰,收了礼,对李暮歌的惊讶毫不意外,他只是带着公式化的笑容解释了一句。
“今日成亲的崔珏崔子铭,便是臣的三堂叔父。”
崔珏有字,这很符合崔家老牌世家的习惯。
一般来说,世家贵族的人都有名有字,但是因为大庄太|祖本人有一些外族血统,外族没那么多规矩,所以太|祖就没有字。
太|祖影响之下,大庄皇室的皇嗣都没字,有一部分世家追随皇室的习惯,也放弃了取字,转而取居士、散人一类的名号。
崔氏很古老,两百年还不能改变他们的习惯。
别看崔明璋叫得亲热,实际上他和崔珏关系可远了,不过现在为了拉近关系,他连“堂”字都省去不叫,那些远的不能再远的关系,更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利益一致,不是同一个姓也能沾亲带故,何况真的同属一族。
李暮歌想到一件事,“那你岂不是……”要喊覃大娘子婶母?
她没说后半句。
李暮歌抬头看看崔侍郎那张还算俊美,但难掩岁月痕迹,眼角鬓角都有些许皱纹的大叔脸,再想想覃韵诗今年不过二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轻面孔,有点儿想笑。
其实辈分大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放在崔明璋身上,李暮歌就是想笑。
大概是因为崔明璋一出场,就给李暮歌一个老狐狸的形象,所以她没法直视老狐狸叫年轻女子婶母,还得行晚辈礼的场面。
“殿下,今日荣阳殿下也会来。”
李暮歌没有将话说完,可她的表情已经显示出她的内心,崔明璋虽然被人拿辈分小的事情取笑已经取笑惯了,但此刻还是有些恼怒。
于是他果断说了一句李暮歌不爱听的话。
荣阳也来?
李暮歌倒是没听说此事,不过她表情管理满分,内心有些差诧异,面上照样不露分毫。
她有些惊喜地说道:“那可真是巧了,没想到崔覃两家的喜事,三皇姐也会来祝贺,崔侍郎可知三皇姐什么时候到?”
“可能要等昏礼结束,晚上才来。”
昏礼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亲迎,亲迎通常是在黄昏时分完成。
李暮歌来得时候,就不是特别早了,等太阳走至西边,迎亲的队伍也走了过来。
门口开始吹吹打打,红毯之上,新人站在门口。
金童玉女开始抛撒五谷杂粮,门外凑热闹的百姓边上,则有人在抛撒铜钱,一片喜气。
共跨过火盆与马鞍,又跨了个米袋,李暮歌还是第一次看见要跨这么多东西的结婚现场,这也太危险了,要是脚下一个不注意,恐怕就得摔个大马趴。
好在两个新人走路都很稳当,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随后新郎弯弓射箭,三箭射到靶子上。
三箭分别代表天地人,李暮歌听旁边的人说,有一些骑射不精的纨绔子弟,成亲之时把这一步撤了,一个原因是怕自己射不到靶子上,当场丢人,另一个原因则是怕自己射偏射到宾客,到时候出意外,好好的日子出岔子。
太真实了,李暮歌像是看见了婚礼习俗的一点点改变。
她就混在人群里,看着覃韵诗手持扇子与崔珏拜了天地,交换信物后又举行结发之礼,随后覃韵诗入了洞房,崔珏出来答谢宾客。
李暮歌乃是公主,安排坐席时,将她安排到了主桌,这个时候,荣阳才到。
荣阳到的时候排场十足,跟李暮歌的低调完全不同,几乎屋中大半宾客都迎了出去。
看着荣阳众星捧月般坐在了自己旁边,李暮歌想,下次她也可以这个时间来。
她此次提前来,主要是对大庄成亲的步骤很好奇,她现在亲眼看过,已经满足了好奇心,下次自然可以晚些来。
新人拜完天地再来,既不会抢了新人的风头,还能拥有大排面。
崔珏的父母纷纷来招待宾客,主要照顾荣阳和长安两位公主,他们笑得合不拢嘴,态度十分热情妥帖。
皇室能来,确实是很给他们面子,而且一来来了两位有封号的公主,可见天恩。
他们以为荣阳公主到了,应该就是最大的荣幸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通报,端华公主来了。
随后又说,端华公主路上碰见了太子,于是两人一起来了。
这下李暮歌也得起身外出相迎了。
一桌子菜都快放凉了,愣是没法开吃。
一个婚宴,来了一群皇嗣,这件事让不少只是单纯来参加婚宴的宾客提起了精神。
崔家人显然没想到会来这么多皇嗣,原本只李暮歌一个人,他们还可以在主桌加个位子,来了荣阳公主,加两个位子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