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时雪眨了眨眼。
大概是被如丝细雨模糊了眼,不然她又怎么会看到……行之哥哥?
可再度看去,青年依然立在那里。
雨水沾湿了他的官袍下摆,不显狼狈,反倒叫他鲜活起来。
姜时雪死死盯着眼前之人,惊疑不定。
不,行之哥哥的尸骸……她见过的。
所有人都在劝她,拦她,怕吓到她。
可她还是固执地扒到棺椁旁,仔仔细细辨认着那那具面目不清,血肉模糊的尸身。
她哭到颤抖,喃喃道:“不是的,不是他……我看不清他的脸!”
爹爹在旁边试探捂住她的眼睛,却被她一次又一次挣开。
最后是阿琅抓起尸身的手怒道:“他左腕生着一颗红痣,阿雪!你仔细看看!”
姜时雪看清了,那具尸身左腕上的确有一颗红痣。
如同朱砂点就,鲜血凝成。
更何况……记忆中的行之哥哥如同曜日灼灼,而如今眼前之人,那么消瘦苍白,似乎要被雨打风吹去。
人的容貌,有时候只动上那么一两分,便会与从前大不相同。
因为那半分迟疑,姜时雪一时没有上前。
雨大了起来。
噼啪打在伞面上,令人心惊。
姜时雪的视线忽然落到宋观澜手腕上。
她只要看一看,看一看他的手……
银烛的表情已然变了。
这人怎么那么像已经死去的顾公子?
但见自家主子盯着一个外臣丢了魂般,她心头警铃大作,再像也不可能是他,她亲眼瞧见他的尸体了。
银烛跨步上前不着痕迹拦住姜时雪,偏头道:“侧妃,此处有人,不若我们换个地方……”
一道和煦如春风的声音响起:“微臣惊扰侧妃,还请见谅。”
姜时雪眼角一跳,猛然抬眸。
雨丝冰凉,沾湿她的鬓发。
姜时雪的手忽然开始颤抖起来。
若说两个人的相貌相似尚有可能,那声音……又为何会一模一样?
这是他的声音,她不会认错!
银烛正心道这位大人还算识趣,忽然见姜时雪大步朝他走去!
银烛心中一惊,焦急唤她:“侧妃!”
年轻臣子面上露出一点错愕,他似乎想要行礼,然而下一刻,忽然有人对他说了一句:“冒犯大人。”
姜时雪低头,伸出细白手指,轻轻拨开了他的衣袖。
浓稠的绿衫下,豁然露出一截白得刺眼的手腕。
而手腕之上,缀着一颗鲜艳如血的红痣。
姜时雪以为她已经将他渐渐遗忘。
可这一刻,汹涌而至的泪意提醒她,她没有忘记。
姜时雪的手指颤抖着,攥住他的衣袖。
还未开口,已经泪如雨下。
内侍跟在祁昀身后,小心翼翼举着伞。
只是风大雨急,蟒袍依然被沾湿了不少。
今日散朝早,因着下雨,祁昀挑了这条没什么人走的小道,从东宫后门回去,还能路过春和殿看一看她。
才到倚兰苑附近,忽然听到有絮絮人声,隐在雨声中听不太真切。
这样的天气,倒是颇有有闲情逸致。
祁昀漫不经心抬眼扫过去——
下一刻,他的眸光顿时凝住。
雨雾婆娑,疏影横斜,满园玉兰将谢。
做宫妃打扮的女子拽着一角绿色官袍,仰面对着年轻的臣子。
跟在祁昀身后的内侍心头一惊,心想这等掉脑袋的事竟叫他撞见了,真是倒霉……
然而他再定睛一看,双腿当即一软,险些跪跌在地!
年轻臣子有些慌乱地往后退了一步,女子跟着他往前,云鬓间的钗环颤抖如蝶,一张皎如明月的脸露了出来。
那人……竟是他们的侧妃!
侧妃抓着那年轻臣子的衣袖,芙蓉面上清泪两行,似是委屈,又似是小心翼翼,哑着嗓音唤:“行之哥哥!”
第82章
内侍后背冷汗浸透衣衫,忙低头死死盯着地面,恨不能将自己埋在土里。
只是不远处两人的交谈声还是断断续续传到耳边。
“这位……娘娘,您认错了,微臣乃是翰林院侍读宋观澜。”
姜时雪面色一白。
宋观澜?新科探花?怎么会呢?
银烛此时已经联想起前因后果来了,初时还懵在原地,此时听宋观澜开口,脸色煞白冲上去隔开两人,道:“宋大人还请见谅,我们侧妃认错了人。”
她拽着姜时雪的袖子,焦急道:“侧妃,雨太大了,我们先回宫吧。”
她心虚不已环顾四周,祁昀及时往后错了一步,身形被假山遮住。
见姜时雪僵在原地不肯走,银烛声音都有些尖利:“侧妃不是还炖着乳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