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到时候能得到土地,户口不在村里怎么能行?
档案在国营公司里,调出来倒也不难,难的是现在土地已经承包了,一家子加入进来,这边村里难道就会爽快的同意吗?
城市户口花多少钱都买不到,要是在之前还搞生产大队那一套的时候,想要加入村里还挺容易的。
可是现在已经开始承包土地,用脚趾想也知道,想要拥有户口,然后划分土地,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样一间房,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块土地盖房,最后也得花少数块钱,要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不行。
陈可秀点点头,“关于这个我可以周旋,其实土地并没有完全承包完,如果你们不介意,到时候分点荒地,问题不大。”
现在大家承包,都是选的比较好的地方,谁也不愿承包那种犄角旮旯,费的力气大,粮食还不多。
其实土地也是有余有剩的,不至于因为土地承包了,落户在村里就会变得格外困难。
毕竟杨家就在镇上,也算是知根知底的。
再说等分土地的时候,小范围的山林或者是土坡,又或者是河边的沙地,都是要搭着分的。
再说了,现在谁也也不知道明年会土地下放的事情,村里也不会把户口卡的那么死。
听到说可能分荒地,杨大娘就是一皱眉,心里不乐意起来。
第692章 邵建国挺有本事
虽说是从城里调过来工作的,以前大家住的都算是农村,也没谁不识人间烟。
真要是不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心动,想要把房子买在乡下。
荒地和好地的区别,那就差得多了。
对于这种质疑,陈可秀自然也有说辞,“就算是分到荒地,或者是山林也没关系啊,大叔以前在肉联厂,也是搞养殖。真要是分到了山林,拿个网把边上一围,就能养好多鸡鸭,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难不成还真回来种地呀。”
“再说了,就算是村里说你们是后面加入的,能承包的只是不好的土地,等到分土地的时候也肯定是大家抽签,不会厚此薄彼的。”
这话说的杨家老两口都有点沉默,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陈可秀笑了笑,“也就是我到时候要离开,要不然我都不卖房子,就算是分到沙地给我,我给种上一片地的西瓜,回头也能卖不少价钱。”
“你们就再考虑考虑吧,买房子是大事,商量商量才行。”
杨大叔杨大婶都点点头,“那行,我们再考虑考虑。不过,你要是能让点价钱,我们还能再谈谈。”
陈可秀只是微微一笑,没再说话。
买家其实很心动了,不必再多说了,等考虑过后,多半还是要买的。
还有时间,价格慢慢磨。
不论任何时候,房子永远都是大家的心头重,杨家有盖房子的意思,算下来,自家的房子合适又划算,跑不了的,不能露怯了。
这个房子值得这个价,要是贱卖,都对不起当初的那些心血。
陈可秀把人送出门,等到老两口,刚走了两步,就扭头和林姐说,“明天你帮忙接一下,我妈帮忙找的城里的那个亲戚,说是明天来看房子。”
听到这话,杨大叔和杨大婶的脚步顿了顿,两人对视一眼,这才继续往外面走。
两人也犯了嘀咕,有些惊疑不定,这房子这么多人买吗?
这种营销话术,放在后世,已经是属于烂大街的了,大家听都懒得听。
可要是放在现在吧,就显得这房子有人抢,挺吃香的,有一种今天不赶紧下手,明天就没了的感觉。
杨大娘难免嘀咕,“其实这房子也挺好,我刚刚敲了敲,都是真材实料的。而且才盖了两年,再住十几二十年应该没问题。”
这么想想,当真也还算划算。
要是合计下来,一千三百块钱,一家人都不用再为房子发愁,距离镇上也不算远,怎么都挺方便的。
主要是自家镇上的房子,不光是地方小,也做了十几年了,还是瓦片的。
现在下雨,里头有两个都是潲水的,一大家子住着,跟老鼠似的,盖房势在必行。
能换一个平房,回头要是真的土地下放,不管的土地是好还是差,那都是不错的。
哪怕以后儿子儿媳妇们都在镇上上班,也有亲戚在城里的,现在好像好多公司都在裁员。
下岗的风气要是也到了镇上,自家的肯定也要被裁两个,如果真能分到土地,眼算是给未来兜底,不管怎么说也不会饿死。
其实还真能赌一把。
杨大叔掏出皱皱巴巴欢腾香烟,夹在手里,划了火柴点了一根,抽了两口才说道,“那就把房子定下来吧,只要这个小嫂子能把户口解决了,咱就不说别的了。”
“啊,现在就定嘛?”杨大娘觉得有点快了。
杨大叔当机立断,“你没听说吗?人家明天还喊人看房子,要是晚了,咱就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