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什么事,立刻点点头,“那肯定啊,我这种买卖人,街头小卒,大春哥哪能看得上我呀,也不知道谁胡说八道的。”
黄大娘很满意她的上道,难免又是叹了口气。
说句实在的,就冲林姐这会儿的表现,要是真能把人娶回来,就算是背了见钱眼开这个名声也值得了。
可惜就是得了差名声,人家也不愿意呀。
所以,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黄大娘的做事风格很简单直接,放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就去找赵玉兰。
林姐和她同行了一段路,就自己回家了。
刚到家,就忍不住和陈可秀挤眉弄眼,“你看着吧,赵玉兰光会欺负你,惹到黄大娘,够她喝一壶的了。估计这会儿已经在找她算账了”
“真的?那确实太好了。”陈可秀忍俊不禁,“就喜欢做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永远都学不会乖。”
赵玉兰总是这样,做什么事情,想一出是一出。
只觉得当时能出口恶气。
现在摊上事儿了吧。
黄大娘家在村里,也是有名的殷实人家,所以说没欺负谁,但是也绝不是任人欺负的主。
这回有好戏看了。
不过陈可秀是不会去看戏的,就她的身份,说不得还惹一身骚。
反正有啥消息,不过是一阵风的时间,邻居们都会吹进她耳朵里的,等着听就是了。
黄大娘是下午闹腾的,第二天中午,赵玉兰的下场才传进陈可秀的耳朵里,高兴得多吃了两碗饭。
消息不是邻居带来的,而且刚来上工的谌小芳带来的。
虽然她没亲自去看,不过她家赵玉兰家里不远,就得到了第二手消息,知道陈可秀想听,就和她说了。
第669章 就跟选妃似的
赵玉兰就是欠的,黄大娘去找她质问,让她澄清。
赵玉兰是自然不承认,但是黄大娘可不是会慢慢和她讲道理的人,难听话骂了出去,赵玉兰难免回嘴,不免是承认了。
黄大娘否认了想结亲的意思,赵玉兰还据理力争,举例说明黄大娘就是有这个意思,但是不肯承认她添油加醋说了那些话。
结果,被比她还大十岁的黄大娘,满村追着打。
赵玉兰被打的挺惨的,打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承认了自己胡说八道。
黄大娘这才算满意了,拍了拍腿,施施然回去了。
小芳学得活灵活现,陈可秀听得好笑,赵玉兰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讲道理,摆事实,还真不如直接动用武力来得快。
黄大娘搞了这么一出,怕是就没有人敢议论这个事情了,赵玉兰每天都在出洋相。
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活该的。
赵玉兰被追着打了,更加觉得丢人,又惹不起黄大娘家,彻底连门都不出了。
现在的赵玉兰,名声虽然很臭,倒也不是没有人搭理她。
毕竟邵建国读书读的好,这是村里人都公认的。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觉得,邵建国能考上好的学校是板上钉钉的,现在这样的环境,有一个好的学校,出来就是包分配工作的。
只要得到工作,就会从农户人家变成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试想有几个人不心动呢?
想要把邵建国变为女婿的,也未必是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大概就是单纯觉得,女儿嫁一个好人家有面子。
有的也是疼爱女儿。
在世人的眼里,吃商品粮总比在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
所以,即便赵玉兰的名声很差,她自己顶着一脸的伤都不想出门,难免还是有人家跟她串门的。
不过话题的中心当然都是已经17岁的邵建国。
一来二去的,才过了一个星期,赵玉兰又抖擞了起来,她又想出了别的招数挽回尊严。
——逢人就说,邵建国要相亲了。
村里还是挺热闹的,想要相亲的人家,得用两只手书。
赵玉兰更加得意了。
毕竟这么多姑娘看中,邵建国又变成了她骄傲的底气,尤其是在这种丢人丢份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