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能怎么过日子。
她快速吃完了饭,背着她的背篓,“你慢慢吃,我回来收拾。我去镇上看看。”
说完就出了门。
想了想,还是去找了邵卫国。
看到他在煮疙瘩汤,叹了口气,“邵团长,你能告诉我,你是真的想要离婚,然后补偿小陈。还是想让她回来求你?”
邵卫国怔愣片刻,瓮声瓮气地说道,“离了。”
“唉,好吧。”郭嫂子点点头,转身离开,又忍不住回头说道,“小陈最近改变得很好,什么都努力学着做。你之前既然能让她拿面粉去我家赔罪,怎么又不能包容这次呢,你现在也知道不是她的错了。”
听到这话,邵卫国脑袋嗡嗡作响,半晌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话。
要是面对敌人,他肯定不带犹豫的,可是遇到这种事,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突然有人告诉他,陈可秀居然是个好的,还会主动赔礼道歉,还是用的他的名义。
还告诉他,他不在家的日子,她做出很多改变。
他一回来,就受了委屈。
可是她可以好好说啊,非要梗着脖子骂她,谁不是先镇住自家媳妇再说事儿的?
话都说出去了,他要是去找她认错,说不离了,不是让人看不起么,显得他就缺她一个似的。
虽然是他误会了,可她又不是没长嘴,不知道说清楚吗?
就这么跑了,不是赌气是什么。
或者是笃定他会担忧她,会去着她。
既然走了,这婚他肯定离,装腔作势也没用。
不过她表现良好,要是肯低头,那就另说。
只是在郭嫂子面前,态度是必须要有的,不然让陈可秀知道,他也可以不离,以后肯定会经常上演这一出。
必须得让她知道这是不对的才行。
陈可秀到了镇上,看着并不繁华的镇子,其余的人民群众刚拿着农具下地。
她运气好,随便拉了个大娘,偷偷摸摸地承诺她,在她家住一个月给三块钱,就要一个屋子。
大娘打听了她的情况,知道她是军嫂,和男人闹了别扭,马上离婚了,是个孤儿,无家可去,加上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她家地方虽然不像家属院是平房,屋子也不太好,有些破旧,不过好在就她和一个孙女住,儿子们都是分家了的,没有住在一起。
毕竟谁也不愿意挣工分去养一老一小,家里日子很拮据。
陈可秀觉得不错,要是让她和一大户人家住一起,还有很多男的,她都有点受不了。
条件差是差了点,可她只是暂时住,等彻底离婚,她就就会偷偷单独办个户口,把名儿一改,远走高飞。
第19章 哭一哭,睡一觉,也就过去了
实地看了住的地方,确认没有别人,只有祖孙俩,她就开始张罗买东西。
大娘家有口缺口的锅,告诉她可以共用,她也不用再买,就买个被子褥子就能住了。
就是她们家和后建立的家属院不一样,是有炕的,还得弄柴烧炕。
至于煤炭,看起来大家都没烧,或者说是烧不起。
毕竟煤贵不说,煤票也十分不好找。
这边也没有树可以砍,也不允许这么做,基本都是分的一些玉米秆和小麦杆,或者是保存好的豆杆。
看到王大娘烧火做饭,满院子都是白灰,陈可秀就头疼得厉害。
煤炉子果然是好东西,听说还是从西南那边弄来的,邵卫国那边有战友帮忙找的。
她去过的其他嫂子家,基本上都没自家砌炕,就是一个小砖炉,晚上用水壶压得严实,不过没有烟囱,有点危险,但是也暖和,也要烧煤。
现在出来住,买煤想都别想,煤票不是一般人可以弄到的。
这可真的是,有钱都不一定能有好条件,何况她还没钱。
还是多弄两床被子,盖厚实点吧。
这边风大,倒也不潮,只要捂着点,应该也不会太冷吧。
看着都中午了,连忙去了供销社。
打听之后,瞬间懵逼。
终究还是下意识忘记这是一个物资及其匮乏的时代。
棉花也要票,她没有票啊。
那今晚…怎么过?
琢磨着,要不要厚脸皮问问大娘,能不能晚上睡一个炕,盘算着买些东西算做报答。
转念一想,又尴尬起来,她当时太要骨气,什么票都没拿。
所以,什么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