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2章(1 / 2)

“王爷,你说,如果陛下决定发兵攻打倭国,他会派谁为主帅?丘福,会不会主动请缨?”

朱楹没立刻回答。

他目光落在前方花架上低垂的紫藤花上,心中微微有些可惜。回来的,晚了些,紫藤花期已过,眼下只有零零散散些许花瓣,瞧上去,稀稀落落的。

“高煦和高燧都会开口。”

他说。

虽没直说,丘福会不会开口。可,那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朱高煦要去,丘福便定然会跟着去。

“你希望,皇兄发兵攻打倭国?”

他又问了一句。

徐妙容本想点头,突然,似想到了什么,她问:“王爷不想朝廷出兵吗?”

“兵者,诡道也。”

朱楹转过了身,停顿了一瞬,又道:“目下,出师有名。的确是个出兵的好时机。”

“所以王爷,是支持出兵的。”

“你不若问我,除了支持出兵,我还支不支持开海?”

一句“开海”说出口,徐妙容的视线猛地一顿。她心里,的确一直有这个疑问,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问。眼下朱楹既然说破了,那她也不隐瞒了。

“王爷支持开海吗?”

她径直问了。

朱楹道:“原先,没想好。但现在,我希望他们开海。”

原先。

现在。

徐妙容心知,造成他这种转变的关键节点,应该就是兰溪之行了。为什么转变,她没问,也大致能猜得出来。

无外乎是同朱瞻基想的差不多,堵不如疏,开海,又大有可图。

既然二人目标一致,她便多说了几句:“陛下,比前人都要主动,可开海一事,牵连甚广。王爷觉得,若提开海,胜算有多少?”

“三成。”

朱楹回答的很快。一句话让徐妙容有些泄气。

他又说:“现在,并不是提这些的好时机。”

言下之意,先不要吱声。

徐妙容也知,事情还有一箩筐,打倭国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便应下了。正准备亲自去看一遍白花花的五百两银子,下人来报,说徐辉祖来了。

徐辉祖昨日就说了要来,因此她也不意外。可,正儿八经看见人了,她却被惊了一跳。

“大哥,你去抓贼了?”

徐辉祖的样子,像是刚抓完贼回来,还是追着贼跑了十条街的那种。他额间暴汗如雨,头发更是明显有些凌乱。

问了一句,徐辉祖却摇头。

“没有。”

他又说:“我去造谣了。”

徐妙容:?

“造什么谣?”

为什么要造谣?

脑子里有一箩筐问号,忙不迭用眼神询问徐辉祖,徐辉祖也不隐瞒,只道:“我把倭寇在兰溪和象山做过的事,宣扬了一遍。”

徐妙容:??

不是都知道了吗,有什么好宣扬的?

这么大的事,应天府里该知道的早都知道了。再说一遍,不是浪费口舌吗?

疑惑地看着徐辉祖,又听得:“呸!”

徐辉祖狠狠地啐了一口,想到倭寇的罪行,更是没忍住一巴掌拍到了身旁的石桌上。

啪地一声。

他也不觉得疼。

“天杀的倭寇,真当我大明国土,是无人之境?他们竟敢挟持你,还敢在我大明的国土上肆意妄为!该杀,该杀,该杀!”

一连说了三个杀字,他又道:“不把他们的老巢倾覆,实在难消我心头之气。不让他们彻底对我大明俯首称臣,我心中实在难安。”

“所以大哥,是在造势吗?”

略一琢磨,徐妙容大致明白过来。和朱楹对视了一眼,她又问:“大哥,你想打倭寇?”

徐辉祖不会做无用之功。

费了这么大劲,还亲自出了马,摆明了是铁了心要把事情做成。徐辉祖,这是与朱瞻基,与他们想到了一处。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她看着徐辉祖的眼睛越发亮。

徐辉祖却又道:“那帮子软骨头,成天就知道把以和为贵挂在嘴上。我若贸然说要打,他们肯定会跳出来骂我穷兵黩武。现在我先添了一把火,我看他们还怎么说!”

“他们当然无话可说。”

徐妙容心中颇觉好笑,又赞道:“大哥未雨绸缪,棋高一着。”

徐辉祖的意思,她明白。无外乎是觉得,打倭寇这事,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而阻力,来自朝堂上的“软骨头”们。

虽然朱棣是个极有血性的皇帝,他也爱打仗,会打仗。可,皇帝是锐意进取的皇帝,臣子却是因循守旧的臣子。

某些掉书袋子的臣子,最喜欢拿大国之仪,拿以和为贵来说事。和他们周旋,的确有些耗费精力。如今徐辉祖提前下手,先将百姓们的情绪煽动起来了,而后,在百姓们的呼声下,在众望所归之中,打倭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