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交流了。”
韦见素竖起大拇指,“陛下英明!”
李邺歉然笑道:“这件事是朕忘记告诉政事堂了,责任在朕身上,请相国立刻通报辽东官员!”
“微臣立刻安排!”
可能会有读者问了,异族女子嫁给汉人会不会影响血统,事实上只有一些名门世家很在意,一般普通百姓都不在意。
汉唐以来都是以父系血统为主,契丹女人嫁给汉人士兵后,她们很快就会适应自己的身份,改穿汉人衣裙,把自己也视为汉人了。
这时,韦见素又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要禀报!”
“请说!”
“南诏国王来长安了!”
李邺连忙问道:“已经到了吗?”
“今天下午刚到,鸿胪寺通知了微臣,所以微臣就赶来向陛下请示。”
李邺吩咐杜佑道:“去把张相国也一并请来!”
左相张立也正好匆匆赶来,杜佑把他带进御书房。
“微臣张立参见陛下!”
“张相国来得正好,我们正要谈南诏之事,先请坐下!”
张立坐下,李邺对两人道:“朕暂时不见南诏王,你们和他谈,按照我们的条件,可以在细节上做一些调整,但四大原则上不让步。”
四大原则就是:一、恢复天宝九年以前的边界;二、南诏不允许拥有军队,唐军驻扎南诏;三、南诏继承人质于长安;四、南诏矿产归唐朝。
韦见素点点头,“微臣也考虑了一下,除了四大原则外,其余可以商榷的细节,一个驻军军俸负担问题,第二是姚州良田划界,微臣记得,天宝九年之前,姚城的一半良田属于南诏,一半属于唐朝百姓,可以协商。”
李邺点点头,“军俸我们可以自己承担,但这是收盐税的让步!”
“微臣明白了!”
这时,张立又道:“陛下,还有就是关于赔偿汉人百姓的问题,但他们的国库都空了,再让他们赔偿,恐怕有点难处。”
李邺冷冷道:“杀死官员,抢掠汉人女子,掳掠青壮为奴,不是道歉就能解决的,他们没有钱财赔偿,可以用土地赔偿,姚城的良田可以赔偿给受害人!”
两人一起大营。
李邺又淡淡道:“先不急着谈判,让他们好好了解一下辽东的情况,南诏没有被灭国,大唐已经很宽容了。”
夜幕降临,几辆牛车来到怀恩寺,怀恩寺在咸阳县的西南角,紧靠城墙,比较偏僻,比起长安的名家寺院,怀恩寺确实比较寒酸,寺院破旧,僧人也不多。
但它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座六层高的佛塔,占地两亩,这还是北周时留下的石塔,这座佛塔同时也是咸阳的最高建筑。
这两天怀恩寺接到一个大买卖,有香客愿出一千贯香油钱,借用佛塔两天。
住持和僧人们笑得嘴都合不拢,简直是佛祖显灵了,居然天降横财,一千贯钱啊!他们一年也收不到百贯钱,莫说只借两天,出借两年也没问题。
借佛塔的女人自称是个寡妇,她需要借佛塔来祭祀她死去丈夫的灵魂,并一口回绝了寺院想替她丈夫做超度法事的提议。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天黑前寺院关门,所有僧人都呆在僧房内,天亮前不准出门,怕惊扰了她丈夫的亡灵。
这个条件不过分,主持一口答应,而且怀恩塔在单独的一座大院内,只要院子门一关,谁也不知道怀恩塔的情况。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借塔是汉人女子,如果是胡人,主持虽然也会借,毕竟一千贯钱他无法拒绝,但总归心里不舒服。
二十几名侍女将近百口箱子送进了塔内,一直搬到六层,在六楼布置起来。
夜渐渐深了,无数女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进入大院后,大门关闭了。
石塔上,六层塔的灯光点亮了,格外耀眼,一百二十名女弟子站满了每一层塔,全部跪在地上,每一层都有一颗特制的大蜡烛,蜡烛上刻有铁圈三剑的标识,光芒点亮,寓意着教主就在光明之中,能感受到她们的礼拜。
顶层不仅有蜡烛,还有供桌,上面供奉着用黄金打造的金环三剑,比之前在康士柏府上收缴的金环三剑还要大很多,重达百斤,这座标识重量就仅次于撒马尔罕的金环三剑了。
此时,谁也想不到,在怀恩塔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隐藏着一个娇小的黑影。
娇小的黑影也是一个年轻女子,她叫张凤娇,咸阳人,是一名赏金刺客,内卫挂出三千贯的赏金,寻找有组织的数百名女子。
张凤娇的家就在附近,她是地头蛇,当然准备在咸阳县内寻找线索,没想到从她家的屋顶上就看到了怀恩塔楼顶的灯光,有女人的身影晃动,要知道这是和尚庙啊!半夜三更有女人身影出现,岂不是很诡异?
她立刻赶到怀恩塔,爬上距离石塔最近的一棵大树上进行观察,她看到无比诡异的一幕,每个女人都身穿白衣,披头散发,光着脚,在跪拜一根大蜡烛,足有一百多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