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堂进行分级规范并审核合规。
各部下设左右侍郎,这样既保留了朝廷的官员,又尊重了齐王府的主官。
在现阶段,这实际上是一個平衡的措施,虽然有利有弊,但最大的好处使两个朝廷尽快融合稳定。
大殿上安静下来,李邺发表了第一次施政讲话。
“各位相国,阉党既除,社稷更新,新的大唐朝廷开始运转,我有幸作为监国,在这里和大家简单说几句,在齐王府时,我经常率军出征,有时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就算我不在,齐王府和关陇各地依旧运转正常,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制度规范。
在我看来,朝廷就像一座宫殿,有的官员是大梁、有的官员是立柱,有的是瓦片,有的是地基,还要有人负责维护修缮,去除腐朽,更新部件,还要有人时时警惕,防止火灾。
如果一个君王又要做大梁,又要当立柱,还要管屋檐和房架,甚至连瓦片都要亲力亲为,手伸得太长,把大臣的权力都抢了,最后什么都做了,结果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关起门享受,大臣们就无所适从,因为权力都在他手上。
我不赞成这样的君王,如果出明君,是天下之幸,如果出昏君,则是天下人的不幸,所以我们的先贤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它的本质就是君相分权,集体商议、分工协作”
李邺的讲话赢得了政事堂官员一片热烈鼓掌,这是李邺的态度,要分权、增大相权,相国们当然支持。
李邺摆摆手,众人又安静下来,李邺继续道:“确立分权不是嘴上说说,举一个例子,某地大灾,要求拨付赈灾钱粮,这事该谁来管,按理说是户部的事情,但钱粮不少,需要宰相批准,还要动用军队维护秩序,枢密院也要插手,赈灾钱粮出现贪腐了,民怨沸腾,御史台把弹劾书交给了天子,变成了天子也要干涉,大家说该怎么办?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成立一个临时救灾官署,由各部门派人参加,就相当于三司会审一样,可问题是谁来决定成立临时官署,谁来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