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即刻撤回关中,望朝廷配合通行,特此说明。’
下面有李泌的签名的齐王府大印。
裴遵庆当即道:“我们进宫吧!向皇后汇报此事。”
天子李亨病重时下了一份旨意,他因病重而无法理政,由皇后摄政,代理他处理政务,一切重大军政事宜皆由皇后定夺。
一般情况,天子病重,应该是太子摄政,朝廷没有太子,也有皇嗣,但在关键时刻,天子李亨选择信任皇后,并没有选择皇嗣。
这其实就是当年唐高宗李治干的事情,把大权交给皇后武则天。
张皇后在麟德殿接见了五名相国,李辅国在这个时候露面了。
隔着一道竹帘,张皇后胖大的身躯坐在榻上。
裴遵庆躬身道:“启禀皇后娘娘,这是齐王刚刚送来的牒文,向我们说明派兵进驻河阳县的缘由,是为了保护齐王安全。”
张皇后摆摆手道:“未经朝廷同意,就擅自派兵入境,哪怕发来牒文,也是极为恶劣之事,朝廷就算不追究,也要拿出一份态度出来。”
崔焕躬身道:“启禀皇后娘娘,现在当务之急是齐王殿下要过函谷关,估计最迟明天就到了,我们现在就要做出决定,到底准不准许齐王来洛阳?”
此时张皇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看了一眼旁边的李辅国,李辅国会意,走出来道:“皇后娘娘,齐王殿下是为奔丧而来,如果朝廷阻拦,就显得太不近人情,微臣的建议是放行,而且既然是私事,建议朝廷就不要关注了。”
李辅国说得很轻巧,但实际上他回避了很多重要问题,首先是李邺带了三千骑兵过来,这三千骑兵怎么安置?其次李邺要进洛阳城,他能带多少护卫进洛阳城?
还有就是三千精锐军队抵达洛阳,如果李邺在这个时候发动宫廷政变,朝廷又该怎么应对?
更重要是,很多事情都要由大元帅来决定,不是政事堂能处理,李辅国在不知不觉间给裴遵庆等人挖了一个坑。
李辅国已经发话,张皇后便点了点头,“李相国说得有道理,既然是来奔丧,就不要阻拦,准许齐王来洛阳,至于其他事情,裴相国,你们去安排吧!”
说完,张皇后起身走了,李辅国嘲讽地看了裴遵庆一眼,也转身离去。
裴遵庆叹口气道:“立刻通知函谷关放行,至于其他事情,我们商议一下吧!”
崔焕眉头一皱,“但我们没有权力通知函谷关放行,这是大元帅府安排的!”
裴遵庆一阵头大,要是天子主政,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张皇后代理主政,看似什么都要管,但实际上什么都不管,丢下一堆麻烦的后续事情。
裴遵庆实在不想去找鱼朝恩,但他又不得不去,要不然李邺进不了函谷关,张皇后会追究他的责任。
裴遵庆只得叹息一声,“好吧!我去找鱼朝恩。”
但宦官给穿上的小鞋不是那么容易脱下,当裴遵庆来到大元帅府,却被告之,鱼司马刚刚出发去偃师县巡视神策军去了,要明天下午才能回来。
裴遵庆傻眼了,急问元帅府官员道:“什么时候走的?”
“刚刚才走,一刻钟前,本来没有这个计划,临时决定去偃师。”
裴遵庆心念一转便明白了,这是阉党在给自己穿小鞋呢!如果李邺过不了函谷关,皇后只会责怪自己。
裴遵庆忍住怒火又问道:“函谷关军队放行,除了鱼司马,还有谁能下令?”
官员很客气禀报道:“回禀相国,放行五千人以上军队过关,必须有天子诏书,五千人以下,需要大元帅的令箭和军令配合,令箭在鱼司马手中,大印在李长史手中,所以要他们二人同时操作。”
裴遵庆这才想起李辅国对自己嘲讽的目光,因为自己还得去求他,不光要求李辅国,还要求鱼朝恩,无论如何裴遵庆办不到,何况鱼朝恩去了偃师,至少要明天下午才回来,根本来不及了。
他又问道:“没有别的办法的了吗?”
“要么就是天子金牌,用天子金牌也可以放行。”
没办法,裴遵庆又跑回皇宫,向太后要金牌,却被宦官告之,太后午休了,下午不接待大臣,有什么事情明天上午再说。
第1070章 皇后心思
裴遵庆一肚子火回到官房,刚坐下,崔焕匆匆走来道:“裴相国,不需要通行令了,我刚刚得到消息,齐王已经到渑池县境内了。”
裴遵庆一下子愣住了,“怎么回事,齐王可是带三千骑兵,他怎么过得了函谷关?”
“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守将主动放行!”
裴遵庆眉头皱成一团,虽然他很憎恨李辅国和鱼朝恩给自己穿小鞋,但没有朝廷的命令,守将擅自放李邺过关,这就是大问题了。
他连忙又问道:“函谷关守将是谁?”
“好像是郝廷玉!”
裴遵庆负手走了几步,沉声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很可能这个郝廷玉已经投效李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