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烈笑道:“当然欢迎,具体操作世叔可以安排心腹去找我兄弟独孤明,他负责此事。”
于休烈欣然道:“我明白了,推荐信之事还要烦请家主帮忙。”
独孤烈点点头笑道:“世叔放心吧!我今晚就写推荐信,明天一早我会派人送去于府,到时令孙拿推荐信先去一趟河陇节度府进奏院,在那边要登记一下,拿着进奏院的推荐信和我的推荐信,就可以去陇右金城县了。”
于休烈起身告辞了。
独孤烈叹息一声,这些天他已经写了好几封推荐信,长孙家族西迁的跟随效应开始显现了。
这次长孙家不光是长孙全绪封刺史,长孙南方的几个孙子也同样加入了河陇唐军,让很多武力骁勇的关陇世家子弟也跟着效仿了。
其实这就是关陇世族开始正式支持李邺了,就像当年支持李渊夺取隋朝江山一样,当年主要就是在钱粮上全力支持,李渊才有钱粮养活军队,到了后期,大量关陇贵族子弟加入了唐军。
关陇贵族兴盛于唐太宗时期,到唐高宗时就开始被打压了,主要表现在长孙无忌失势,武则天迁都洛阳后开始全面打压,关陇贵族在政治上全线崩溃,只剩下财富。
后来关陇贵族又支持李隆基政变,李隆基又将都城迁回长安,这实际上也是对关陇贵族的回报。
但李隆基在皇位坐稳后,也开始打压关陇贵族,关陇贵族变成了关陇士族,又进一步退化为关陇世家。
虽然政治上彻底跨了,但财富上依旧是富可敌国,为了重新崛起,关陇世家们又将赌注押在了齐王李邺的身上。
当天,这个秘密外人是不会知道的,在这个问题上,关陇世家们心照不宣地守口如瓶,实际上也只有各个家族的核心人物知道,刚才于休烈谈这个问题时,特地让孙子先出去,他也不想让孙子知道这件事。
独孤烈当即写了一封推荐信,向李邺大力推荐于敖,并写了于家开始支持河陇军的情况。
前些日子,侯莫陈载和赵宽也拿着独孤烈的推荐信去了陇右,双双加入了河陇唐军,侯莫陈载被李邺任命为鹰扬郎将、宁塞军统领,率三千军驻防廓州,赵宽则去了延州,出任延州兵马使,保卫油井。
关陇世家开始从人、财、物三个关键处全面拥抱齐王李邺。
第989章 招才纳贤
河陇进奏院这段时间生意兴隆,不断有郁郁不得志的文武官员前来接洽,都想去齐王府效力,这倒不完全是长孙家族带来的效应,更多是河陇节度府兼并了巴蜀,让无数官员都看到了大唐的另一个前途。
藩镇割据,阉党弄权,加上朝廷为筹钱而越演愈烈的卖官鬻爵以及发行大钱,把唐朝内部搞得乌烟瘴气,有钱的官员花钱升官,清廉的官员前途无望,有钱的富商们买散官买爵位,勋官都看不上了,遍地都是柱国、特进。
真正的立功将士想得爵位却难如登天。
次日上午,于敖走进了进奏院,一名官员问道:“请问阁下有事吗?”
于敖点点头,“我找颜总管,他在吗?”
“我在!”
颜泉明走了出来,打量一下于敖问道:“您是——”
于敖把独孤烈的推荐递给他,“我有一封推荐信。”
颜泉明看了一眼推荐信封皮,竟然是独孤烈推荐的,他连忙道:“请到内堂坐!”
两人来到内堂,颜泉明请他坐下,又让手下上茶。
于敖自我介绍道:“在下于敖,去年考中进士,现任正八品太常卿主簿。”
颜泉明心里明白,独孤烈写的推荐信,对方必然也关陇贵族派系。
“请问工部于侍郎和于主簿有关系吗?”
“他是我祖父!”
“原来是关陇于家子弟,我明白了,于主簿也是想去陇右谋职?”
于敖点点头,“家族的安排!”
“我想也是!”
颜泉明笑了笑又道:“因为最近来进奏院申请去陇右的人太多,如果想去陇右做官,那必须要有科举功名或者两名三品以上官员推荐信,或者特殊人物推荐信,特殊人物就像独孤家主、齐王父亲、郭老元帅以及天下名门世家家主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五品以上高官,甚至可以不用通过我,直接去陇右,通过我也可以,也不需要任何证明或者推荐信。”
“如果都没有呢?”于敖好奇问道。
“如果都没有,那就要参加考试,先过我这一关,然后去金城接受吏部司的考试和面试。”
说到这里,颜泉明笑了笑道:“我这边只考书法。”
颜泉明是颜杲卿的长子,颜真卿的侄子,他的书法造诣很深,被公认陇右第一,他当然有资格监考书法。
说完,颜泉明又取来几份表格请他填写,替他办理简单手续,随即取了二十两银子,笑道:“这是盘缠,请于主薄收下!”
于敖也不客气,收下银子问道:“我还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