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万士兵已经冲进了三百步范围内,城头上的投石机开始接连不断发射天女散花,燃烧着火红小点从天上落下,就仿佛天空下了火雨。
燕军士兵举起盾牌防御,无数火雨在盾牌上燃烧,但还是有七百多名士兵被火点击中,他们用盾牌挡住了脸和头部,但腿部却没有遮挡。
大部分火雨都击中腿上,火泥粘在腿上燃烧,士兵们被烧得跳了起来,钻心的剧痛让他们忍不住跪在地上惨叫,蜷缩成一团。
当然,这不是后世的白磷弹,一旦炭粉和硫磺粉烧完后就消失了,不会致命,但对皮肉的伤害,会让士兵们至少痛苦一两天。
进入两百步了,城头两万支弩箭齐发,一片片乌云向燕军士兵头顶上飞来,盾牌成了燕军士兵的保命神器,让他们躲过了惨烈的火雨,又让他们顶住了雨点般落下的箭矢。
这不是大黄弩,而是普通的军弩,射不穿燕军的盾牌,也是和火泥一样,可以射中士兵的腿部。
不断有士兵在奔跑中一头栽倒,一轮箭射罢,约一千余人箭矢射倒,但腿部不是要害,只是射伤倒地,却没有士兵阵亡。
这点士兵损失对三万大军根本不算什么,海潮一般的士兵继续奔跑,渐渐靠近了护城河。
第699章 南城决战(六)
城头上箭矢如雨,铺设浮桥的士兵死伤惨重,已超过三千士兵被射杀,但燕军士兵异常悍勇,势在必得,前面士兵被射杀,后面士兵立刻补充上来,他们都是两人一组,一人举盾保护,另一人安装浮桥,尽管死伤惨重,但浮桥也渐渐完成了。
一包包燃烧的硫磺炭火泥飞射上天空,如烟花在天空璀璨绽放,又化作千万点火雨向士兵头顶飞来。
后面进攻的三万大军都蹲下,躲在盾牌后面,但还是不断有士兵被无孔无入的火雨击中,痛入骨髓,惨叫不已。
但在战场上,人人自危,除非是兄弟或者父子,要么撤退时帮忙搀扶一把,否则不会有人关心受伤士兵的死活,不会有人给自己增添累赘,伤兵只能靠自救求生。
但求生很难,尽管第一次受伤不会阵亡,很多受伤士兵的阵亡都是遭到第二次攻击而死,数千燕军士兵受伤后都顾不上再用盾牌防护,很快被第二波箭雨射杀或者被大面积火雨击中而烧死。
一万铺桥军在付出了四千七百余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将二十架浮桥铺设完成,每座浮桥都是用几个大木箱并排铺设,以保证足够的宽度,浮桥宽达三丈,足以让两丈底盘的巢车和云梯通过。
短短的攻城奔跑和架设的浮桥,就让燕军付出了一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这场大战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这时,李晟走到李邺面前笑道:“把火战用到了极致,古往今来,殿下是第一人!”
李邺呵呵笑道:“高帽子我可不想戴,倒是李将军有没有想过战后留在江汉军?”
不经意间,李邺向李晟发出了邀请。
李晟心中有点为难,李邺毕竟是地方军阀,他实际上是想返回朝廷军队,李晟想了想道:“让卑职考虑考虑吧!”
李邺点点头笑道:“一切由你自己决定,我绝不勉强!”
“多谢殿下理解!”
“呜——”
城下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吹响,两万五千余燕军士兵一跃而起,像野兽一般狂呼乱叫,扛着攻城梯向城墙冲过去,铺设浮桥剩下的六千士兵也加入进攻的行列。
一架架攻城梯顺利搭上了城墙,攻城梯的前端已经换成铁制,长斧也无法再劈断横档。
另外,不少攻城梯的两侧和底部都加了挡板,底部加挡板是为了防止士兵在慌乱中一脚踩空掉下去,两侧加挡板则是防止马面墙上唐军从侧面射冷箭。
虽然这种三面用挡板防护的攻城梯看起来有利于唐军的滚木礌石砸下,但在实战中,滚木和巨石在砸中第一个士兵的盾牌后,往往就会弹起来,向城下的士兵砸去,反而伤不到攻城梯下方的士兵。
所以前几次燕军将领在汇报攻城的伤害时,只提到了顶部横档被砍断和马面墙上的冷箭,并没有提到滚木礌石的伤害。
只是工匠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木材进行全部改造,只能对三成的攻城梯加了挡板,也幸亏如此,使那些没有改造过的攻城梯避免了另一种灭顶之灾。
攻城士兵迎面遭到了上百块百斤巨石的迎头砸下,这些巨石正是投石机投进城内的巨石,现在也如数奉还,百斤巨石砸下,攻城梯前端的几名燕军士兵被一连串地砸了下去。
城上唐军士兵趁机将两罐火油沿着改造后的攻城梯底板倾倒下去,扔下了火把,烈火瞬间将攻城梯吞没了,上面的士兵被烧得哭喊连天,一个个火人从梯子上跳了下去。
这就是有其利必有其弊,改造后的攻城梯虽然保护住了士兵免遭马面墙冷箭射杀,也使士兵不会踩空掉下去,但又给唐军用火油攻击创造了条件,火油可以沿着底板流满整个攻城梯,一点都不浪费。
一百多架攻城梯变成了火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