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另外大帐内,大概有二十五万贯铜钱,都是燕军士兵的军俸,另外,士兵还在收集军营内的士兵私人皮袋,里面可能还有不少钱。”
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行礼道:“启禀殿下,南霁云将军带着几名官员来了,后面还有大量百姓。”
李邺翻身上马,催马来到大营前方,只见前方逶迤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扶老携幼,都是普通民众,走到前面是十几名官员,南霁云带着数千骑兵跟在难民队伍旁。
南霁云看见了李邺,催马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这些都是蓝田县的百姓,被燕军强行驱赶出城,足有数万人。”
李邺点点头,吩咐身后司马王遂舟道:“回军营给他们搭建帐篷,再架锅熬粥,再找一些碗筷,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吃饱了再说!”
王遂舟连忙答应,带着数百士兵回去安排了。
这时,有人大喊;“贤侄,鲁王殿下!”
李邺一回头,一眼便看到了熟人,居然是王维,他和几名官员走在一起。
李邺催马上前,翻身下马,惊喜抱拳道:“王叔父怎么在这里?”
王维苦笑道:“你知道我在蓝田买了块地造别舍,安禄山大军杀来,我就带着家人逃到蓝田了,没想到前些天安禄山军队又杀到蓝田,烧毁了我的别舍,我只好带着家人暂住县城,今天一早,安禄山大军把县城所有人都强行驱逐出城,不走就杀死,我们全家又被赶出来,什么都没来得及携带,身无分文,一颗粮食都没有。”
说到这,王维连声叹息,李邺安慰他道:“叔父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情。”
“只能依靠贤侄了!”
王维又把旁边一名稍年轻的瘦高男子拉过来,“这是我三弟王繟,也是进士出身,官任太常寺主簿。”
王繟连忙给李邺见礼,李邺知道王维几个兄弟都是大才,便回一礼笑道:“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了,我们先安排百姓,县令可在?”
“卑职在!”
旁边走上来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官员,“卑职沈焕,蓝田县县令!”
“有多少民众?”李邺问道。
“大概有七八万人!”
李邺吓一跳,“蓝田县有这么多人?”
“殿下有所不知,蓝田县本地人只有两万余人,其他都是从长安逃过来避难的,只是没想到又遭遇了兵灾,大部分家产都丢在蓝田县了。”
“有人被杀吗?”李邺又问道。
沈焕叹口气,“燕军暴力驱赶百姓,但只要肯出城,都能活命,但只要不肯走,一律杀死,很多老人都被杀了,而且不允许携带物品,所有的包裹物品都要放下,必须空着手出城,但女人身上的首饰他们却不管,卑职感觉他们是要粮食。”
李邺点点头,“往前走八里外是我们的大营,让老弱妇孺先去大营休息吃饭,然后青壮留下来替我们搬运物资。”
县令沈焕连忙答应,去给百姓们解释一通,当即有上万青壮留下来,愿意替唐军搬运物资。
第670章 致命弱点
俗话说‘冬至在月中,夹袄也过冬’,今年的冬至正好在月中,所以今年是近二十年来难得的暖冬。
关中到现在也和襄阳一样,只下了一场小雪,要是往年河水早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今年关中的河水都只结一层薄冰,用锤子轻轻一敲就碎裂了,河里甚至还能行船。
这也是燕军粮草物资充足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灞水运输大量粮草物资,但燕军撤退到蓝田县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蓝田之前的避难人口太多,小小的县城承载不了七八万人口,官仓的一点点粮食早已消耗殆尽,民间的粮食也连连告急,斗米价格已涨到五百文。
可就在这时,近四万燕军冲进了县城,一个个如狼似虎,粮食消耗惊人,可以想象等待燕军的是什么,就算他们把所有民众都赶出城,城内只剩下燕军,可收集到的粮食也只有数千石,每个士兵只能分到一斗米,一斗十二斤,而每个士兵的饭量每天要两斤,最多也只能坚持六天。
不过万幸的是,他们还搜到了不少毛驴和骡马,还有少量猪羊,若全部宰杀果腹,燕军勉强还能维持半个月左右。
而二十万大军最迟十天后就能抵达,所以在粮食方面阿史那承庆并不是很担心,他真正担心的是城墙不够高大坚固,就是一座普通的小县城,高两丈,宽只有一丈,城墙周长也不过二十里,如果唐军强行攻城,估计也守不住。
但好在唐军也没有攻城武器,他们需要临时制造攻城梯,等唐军造好了攻城武器,自己军队的士气也渐渐恢复,完全能守住城墙,在和唐军的攻城战中,可以拼死一战,把唐军拖在蓝田县。
阿史那承庆需要时间,最多两天,他的军队就完全恢复杀性。
此时,四万燕军几乎进入了疯狂状态,所有士兵都在以搜寻粮食为借口,挨家挨户砸开大门,搜刮财物,尤其是商铺和大户人家,一遍遍的洗劫,掘地三尺寻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