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359节(3 / 3)

发明,目前已经是唐军各军的标配,安禄山派人潜伏中原,用了三年时间才制作成这座沙盘。

高尚对安禄山道:“启禀王爷,我们刚刚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李隆基已任命鲜于仲通为洛阳留守,他在关中募兵三万,赶赴洛阳防御,加上洛阳本身的两万人,那么洛阳的守军将达五万人。”

安禄山冷笑道:“新招募的军队会有什么战斗力,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他能和我们千锤百炼的士兵抗衡?这样的军队来二十万,一样被我们杀得皮甲不留!”

严庄在旁边道:“王爷,洛阳有洛水穿城而过,易攻难守,唐军肯定不会守洛阳,而是会守汜水关,卑职考虑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攻关,另一路从河内过孟津桥,绕到汜水关背后,两面夹击,唐军必败。”

旁边史思明道:“唐军不会不知道孟津桥的危险,一定会提前摧毁它。”

安禄山当机立断道:“孟津桥摧毁了,我们再搭建一座浮桥就是了,严军师的方案很好,史将军,你率三万骑兵从孟津过黄河,偷袭汜水关后背,不投降者,一律斩尽杀绝!”

史思明躬身道:“卑职遵令!”

安庆绪起身道:“父王,儿臣得到一个消息,襄阳的守将是李岱,他正在招募军队。”

“那又如何?”

“父王,李岱在襄阳,儿臣怀疑李邺也在。”

安禄山眉头一皱,“李邺不是回安西了吗?”

他回头又向高尚望去,高尚点点头,“我们昨天接到长安的消息,天子李隆基宣安西节度使李邺进京,又任命丰王为安西大都护,说明李邺还在安西。”

安禄山点点头,“且不管李邺,拿下洛阳后,按照原定计划实施!”

安庆绪补充道:“儿臣建议先派五百潜入襄阳城为内应,到时里应外合,一举夺取襄阳城。”

安禄山欣然点头,“同意实施!”

汉中,一支延绵数十里的队伍已经过了梁州,进入洋州,这天傍晚,李邺见天色已晚,下令军队宿营休息。

数十里长的队伍宿营不可能都集中在一起,否则先头军队已经休息结束,准备出发了,后面的队伍还没有赶到宿营地。

这就是要分前军、中军和后军的缘故,让沿途队伍在最近的聚集处休息,约定出发时间,但这样行军又很容易被敌军埋伏偷袭,所以行军也是一件很考验能力事情。

士兵们都在忙碌着埋锅造饭,在一块空地上扎了两座帐篷,一座是给独孤新月和乳娘居住,她们要轮流照顾孩子,另一座帐篷是给七名侍女居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