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281节(2 / 3)

“只是有这个传闻,既然修了教务所,一定会有传教圣女过来,但是不是左银圣女,我不敢肯定。”

李邺失望地离开了光明寺,他也算领教了圣女会做事的拖沓,一点破事情,居然要耗用一年的时间。

回到住处,李邺心烦意乱坐在书房内,小康给他上了茶,半晌,小康低声道:“公子,我不想去长安。”

李邺脸一沉,敲了两下桌子,很不高兴道:“明明说好的,怎么又不去了?”

小康低下头不敢吭声,李邺按耐住怒火,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道:“我们去长安,然后,我会让我父亲帮你找父母,他是朝廷高官,应该比较容易,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约好的,你不要随便变卦。”

小康终于忍不住抽抽噎噎哭了起来,“公子,我父母早就死了,舅舅把我卖给教坊,教坊又把我卖给了粟特人。”

李邺眉头一皱,“你之前怎么不说?”

小康哭道:“我不敢说,我说了怕公子不要我了。”

李邺看了她半晌,只得无奈道:“我知道了,那你就先留在碎叶吧!你一个人不方便,你住到王判官家里,他还可以继续教你读书识字。”

说到这,李邺用手指关节敲了敲她的脑袋,“你可不准偷懒,我回来要考试的。”

小康破涕为笑,连忙答应,“我一定不偷懒,好好读书!”

事实上,小康不肯回长安倒解决了李邺一个难题,他要高速行军赶回长安,让小康一个人和后面队伍一起走,他又不放心。

这时,院门口传来王昌龄的声音,“都督在不在?”

“王判官来得正好,请进!“

李邺把王昌龄请进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小康给他们上了茶。

李邺指着小康道:“我去长安,小康留在碎叶,王判官替我照看一下她。”

小康乖巧地行一礼,“王爷爷好!”

王昌龄笑着点点头,“都督放心吧!小康读书很努力,我会照顾好她。”

小康又行一礼,退下去了。

王昌龄取出一封信递给李邺,“这是我的家信,烦请公子交给我老妻,这里不错,我很喜欢,我打算让儿子和老妻一起来这里,一家人在碎叶团聚。”

言外之意,王昌龄不想回中原了,李邺点点头,“大伙儿的家信,我都保证送到。”

王昌龄又道:“这次都督要带三百万枚金币回长安?”

李邺点点头,“这次回去要办很多重大之事,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啊!”

“都督打算送给谁,有计划吗?送礼也是一门学问,送得好,事半功倍,送得不好,会弄巧成拙!”

李邺笑了笑道:“这三百万枚金币是准备送给天子,别人没考虑送。”

王昌龄愕然,“行贿天子?”

李邺微微一笑,“我又不是第一次行贿他了,早已熟门熟路,再说河中增兵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行贿天子,总是让人觉得很怪异。”

李邺摇摇头笑道:“其实不奇怪,朝廷财政拮据,拨给他的钱不会多,偏偏他开销又大,完全就是入不敷出,我一次给他三百万贯,解决他的大问题,用你的话说,就是事半功倍。”

王昌龄点了点头,“三百万枚金币,那需要用骆驼啊!这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长安?”

“我先走一步,骆驼由骑兵护卫后行,我要用最快的速度赶路,争取六月底之前赶到长安。”

第427章 嫁妆苦恼

两天后,李邺启程出发了,他只带了一百亲卫,每人乘三匹马,一路换马疾行,昼夜兼程赶往长安。

随后一千骑兵在尉迟光的率领下,护卫着一万头骆驼,满载着各种货物,浩浩荡荡前往长安,三百万枚金币就在其中。

他们也没有老弱病残,也同样昼夜兼程赶路,争取在七月底之前抵达长安。

立夏过后,裴三娘便伸长脖子等儿子的消息了,儿子原本说春天回来,后来又改到了夏天,再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没有消息又盼消息,有了消息又害怕是儿子不回来的消息,就这样患得患失,可怜天下父母之心。

几天前,独孤家过来询问李邺的情况,看起来好像是关心未来的女婿,实际上,裴三娘明白对方的意思,独孤家在催婚了。

裴三娘也不含糊,第二天便准备好聘礼,让丈夫李岱送去了独孤府。

这是纳征这个环节,男方需要送财礼,这比之前送聘礼要隆重多了,之前的聘礼是大雁和几匹绸缎,那是象征性的聘礼,但到了财礼这一关就要见真章了。

财礼是和嫁妆相对应的,到这里就看出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如果男方拿得出财礼,女方却陪不了相应的嫁妆,就会留下隐患。

一般小门小户婚嫁一定会先坐下来商议,男方给多少财礼,女方拿多少嫁妆,双方要达到一个平衡,对两家才比较公平,不会出现一方多给,另一方少陪的情况。

到今天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