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两人,你看不少人头和手臂都是被斩断的,所有人都没有挣扎的痕迹,应该是被杀死后才被狼群吃掉。”
“啊!他们二人居然能敌十五人?”
薛陀冷冷道:“不是两人厉害,只有一人,就是我们要抓的目标,虽然我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但我们不能轻敌,能将我三弟薛伦斩杀,足见他是个很厉害的武将,一人敌十五人,小意思!”
这时,士兵们牵来四匹马,“大酋长,这是在森林里找到的,还有他们的行李。”
薛陀见上面有好几壶箭,便冷笑道:“他身边估计只有一壶箭了,继续给我追!”
众人纷纷翻身上马,千夫长有点担心道:“大酋长,狼群可能还在周围!”
薛陀不屑哼了一声,“狼群怕个屁,当年的白脚狼王就是我亲手干掉的,草原上哪条狼不怕我?”
数百铁卫一起举矛喝彩,千夫长不敢吭声了,薛陀拔刀一挥,“给我追!”
两百八十余名骑兵跟随薛陀继续向西面追去。
追出十几里,薛陀一挥手,众人纷纷停下,薛陀指着一堆灰烬道:“那里面有人骨!”
士兵用长矛翻了翻灰烬,找到一些人骨碎片,薛陀得意地对众人道:“应该是他的同伴死了,按照草原风俗火葬,各位,我们要追杀的人是一名年轻汉人,他没有草原经验,迟早会被我们猎杀,我在此立下重赏,活捉此人者,赏羊三万只,杀死此人,赏羊一万只!”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有人摩拳擦掌,恨不得插翅追上猎物。
第165章 千里追杀(三)
又奔行了两天,战马墨锦终于累得吃不消了,口吐白沫,李邺只得翻身下马,牵马缓缓而行。
他的干粮和水壶都在另外一匹马上,身边没有一点粮食,也没有水,周围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连一棵树都没有。
李邺又饿又渴,不断向天上望去,他就希望天上能飞过一只鸟,哪怕是只乌鸦,他也不嫌弃。
牵马走了七八里,他忽然发现前面有一条明晃晃的玉带,他眼前一亮,扔下战马狂奔而去,好在墨锦通灵,在后面小跑跟随主人。
果然是一条小河,不到一丈宽,李邺一头扑进河中,大口大口喝着甘甜无比的河水,他的战马也跟着痛快喝水。
这时,他忽然看见水底有鱼在游动,李邺大喜,手提长槊狠狠刺去,槊尖上穿着一条长约一尺的草鱼。
李邺没有烤鱼,他只剩下三支火折子,十分宝贵,他索性将鱼肉切成小片,当生鱼片吃。
他忽然看见不远处的河边有个黑影,便快步走了过去,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具尸骨,估计死了几个月了,只剩下白骨,外面还穿着衣服,看衣服应该是一名老牧民,趴在地上,后背还插着一支箭。
李邺用刀槊将他尸骨翻过来,顿时大喜,他腰间还背着一只装水的皮囊,简直是长生天的恩赐,知道自己最缺什么?
李邺把皮袋洗干净,装了满满一袋清水,又刺杀了一条大鱼,用绳子穿上,系在马脖子下面,跨过小河继续向西进发。
天渐渐黑了,远处忽然传来了隐隐的狼嚎声,“嗷呜——”
李邺心中一惊,这些狼还在跟随自己了。
他连忙翻身上马,向四周张望一圈,没有看见狼群,这时,他看见西面出现一条黑线,不知是山峦,还是森林,他双马策马,“驾!”
战马开始奔跑,向数十里外的黑线奔去……
李邺看到了黑线并不是森林,而是一片丘陵,长两三百里,宽十几里,最高处约百丈,但大部分都只有数十丈,比较低缓,上面长满了参天大树。
草原狼非常记仇,李邺杀死那头偷袭他的狼是一头小狼,是狼王的儿子,它经验不足,急于表现自己,偷袭李邺,结果被李邺反手斩杀。
群狼虽然吃了一顿人肉大餐,但狼王却不肯放过李邺,它一定要咬死李邺,为儿子报仇。
事情就是这么搞笑,薛部大酋长薛陀为了给儿子报仇,率领数百人一路追杀李邺。
狼王同样是为了给儿子报仇,也在追踪李邺,只是它们更狡猾,更有耐心,等待机会,一击而杀。
李邺遇到的这座丘陵山岭叫做灭狼岭,当年薛陀就是在这里干掉了草原上赫赫有名的白脚狼王,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薛陀便把这里改名为灭狼岭。
李邺在半山腰处找到一座山洞,深有三四丈,高一丈,像一口坛子,洞口不大,但里面比较宽。
他把马放在洞里,自己则坐在洞口的大石上,将一只山鸡拔毛去膛,直接生吃起来。
鱼肉在路上就吃光了,进山时遇到这只山鸡,成了他的晚餐。
李邺不敢点火,点火会引来追踪之人,啃了半只生鸡,李邺又服下一颗药丸,开始盘腿打坐,进入一种冥想状态。
这是他恢复体力的方法,但同时也是一种休息,体力在迅速恢复,四周极为安静,只听见各种不知名的虫子在此起彼伏鸣叫,李邺的感知力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