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不夜侯 第9o6节(2 / 3)

乎是立竿见影的。

除了从西南边区传回的一些消息时常叫人感觉不安。

西军三大山头,分别是吴家、杨家和郭家。

吴家如今是顶在面对西夏的第一线的。

但是现在常有流言,说吴家垄断了西川对外几乎七成以上的生意,包括对内和对吐蕃,而且还有人与西夏暗中进行交易。

杨家那边,则不时传出老帅杨政喜怒无常、好无故杀人的消息。

至于郭家,自从老帅郭浩去世,几个儿子都还年幼,暂时挑不起大梁。

一时间不仅郭家内部争权不休,而且原郭家部将也常有以下犯上,欲取而代之。

在朝廷制定了与北方缓和,着重内部发展,唯有西南成为军事战略关注重点的情况下,西南三大军团的这些消息,常常令人生出不安的感觉。

对于北金的小动作,宋廷这边其实早已知晓,但君臣一番密议之后,却是支援照旧,仿佛对此一无所知。

两地中间隔着一个金国,目前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相反,有着必须互相扶持的充分理由。

金国一战折损六七万精兵,于是便偃旗息鼓,对宋称臣,就是因为有新金的存在。

北金与南金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双方早晚必有一战,北金从鞑靼那边多吸点血以壮大自己,也不是坏事。

宋国在新金那边埋着钉子呢,再说新金大力依靠宋国军援,就会压制他们本国的军备生产。

这是谏议大夫杨沅在一份对金战略的详细分析密奏上所说的话,官家对此是深以为然的。

现在的蒙古,还完全看不出后世那个庞然大物的模样,所以杨沅对它的危害也就只字未提。

这时说出来没有什么说服力,反而会让人觉得他是个神棍。

不过,杨沅自从成为谏议大夫后,就像是角头大哥穿西装打领带还戴上了金丝边的眼镜,当真变成了一个斯文人似的,这让诸多朝廷大员对杨沅的形象大为改观。

杨沅升爵为郡公,晋位门下省,成为谏议大夫的消息,也随着对金军援的商船,传到了高丽国的庆州。

金老爷子听说了这个消息,马上健步如飞地去找他的大孙女儿。

金玉贞这段时间,一直带着孩子住在娘家。

王帅扮了大概半个多月的好丈夫、好父亲,便觉得无聊透顶,于是借口贸易上有许多事急需他亲自解决,便一走了之了。

他这一走,他和金玉贞都暗自松了口气。

孩子叫王从杨,生日只比阿里虎的孩子晚九天。

据说这个名字是两夫妻认真研究了许久,所取的上上大吉的名字。

金玉贞未尝不想念杨沅,只是自从肚子渐渐隆起,感觉到一个小生命在其中的悸动,什么男人在她心里都得排到第二位去了。

排第一的,当然是她的亲生骨肉。

如今孩子还小,金玉贞既不放心让他飘洋过海,也不舍得把他交给别人照顾,所以大宋之行也就迟迟没有开始。

房间里,金玉贞正和妹妹泰熙逗弄着她的心肝宝贝儿,金老太公便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人还没进门,老太公便高声叫了起来:“玉贞,玉贞呐,好消息。”

“欸?泰熙啊,你也在呀。”

金老太公一怔,便摆摆手道:“你先出去,爷爷有话和你姐姐说。”

轰走了泰熙,金老太公便喜气洋洋地道:“玉贞呐,你知道吗?从宋国那边刚刚传来的消息,杨沅大官人现在爵升郡公,官至谏议大夫了。”

金老太公对宋国的官制颇有研究,喜孜孜地对金玉贞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意味着,将来杨沅成为大宋宰相的概率,几乎是九成了!哈哈哈哈……”

老太公红光满面,道:“他如今还这么年轻,咱们金家只要好好维系和杨沅的关系,我这重外孙,都能得着他的济。”

金玉贞吸了吸鼻子,心道:“就不维系,从杨也能得济,他亲儿子,他怎么可能不管?”

泰熙正逗着小外甥,莫名其妙地就被轰了出去。

她皱皱鼻子,原本要走开的身子,忽然就猫腰转回来,蹲到窗子下面偷听起来。

就听窗中,爷爷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可是,咱们和宋国相距还是太远,来往不易啊。

随着人家杨沅的高升,咱们金家越来越需要人家的庇护,可是咱们能给人家的却是几乎没有。

玉贞呐,你觉得爷爷上回的提议怎么样?如果把泰熙嫁给杨沅,咱们这关系才能稳的下来啊。”

金玉贞抱着儿子,轻轻拍着他幼滑的小屁股,不太情愿地搪塞道:“泰熙一旦出嫁,咱们再想见她可就难如登天了。她才十三岁呢,爷爷你舍得吗?”

金老太公道:“十三已经可以成亲了嘛。再说,从唐朝时候起,咱们的王就接受中原皇帝的册封。

咱们高丽现在重新向宋称臣了,杨沅在咱们高丽可是尊贵如王的身份,也不亏待了那丫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