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不夜侯 第879节(1 / 2)

言犹未了,他们就被堵上了嘴巴。

“报~~”

随着一声呼喝,一个背插三角小红旗的军中快驿,健步如飞地跑上土山。

他气喘吁吁地向杨沅、李显忠抱拳道:“朝廷得知我军大捷,派遣兵部侍郎前来犒军,车驾即到!”

李显忠动容道:“兵部侍郎到了?杨监军,咱们还是先下山迎候天使吧。”

杨沅回顾柳墨霖道:“柳将军,你刚才说,这罗鑫和兵部好像有点儿……嗯?”

杨沅向他挑了挑眉。

柳墨霖急忙以手掩口,压低了声音:“不错,兵部既然来了人,咱们还是……”

杨沅微笑道:“来的好,有兵部的人观斩,更可告慰战死的英灵!”

一队官兵,护着一顶车轿,缓缓驶到了金山脚下。

约六百人的骑兵,整齐的队伍,森寒的刀枪,飘扬的旗帜,十分的威武雄壮。

车子帷帘儿挑着,兵部侍郎张舒宁身着紫色袍服,腰系金鱼袋,手中捧着一个长有二尺许,用明黄色锦缎所制的锦匣,正襟危坐。

车驾缓缓停稳,不见军中将领相迎,张侍郎心中顿感不悦。

不过,以张侍郎的城府,倒也不会因此发作。

他只是淡淡一笑,便弯腰从车中走了出来。

张舒宁约五十许,须发皆黑,风神俊朗,睥睨之间,自有一种慑人的气魄。

他看了看眼前有些散乱的军阵模样,有些不屑地随着他们的目光,向那座土山上望去。

土山上,杨沅上前一步,从李显忠手中夺过令箭,向前狠狠一抛。

那令箭在空中舞动如光轮,“嚓”地一声,箭状的旗头便直直地插进土去。

杨沅沉声喝道:“斩!”

第639章 凯旋

杨沅和李显忠走下金山,迎接兵部侍郎张舒宁。

后边,士兵正按杨沅的要求,把七颗人头一一悬挂上高杆。

罗鑫是c位。

七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高杆上,还在滴着血。

风一吹,那血滴便飘过来。

刚刚登上山坡的张舒宁再也顾不得兵部大员的威仪,加快脚步走进了大帐。

朝廷获悉灵壁大捷的消息,当真是朝野为之震惊、振奋。

振奋的是,自从岳飞含冤而死,宋军已经很少能在大规模的野战中取得胜利了。

震惊的是,这一仗竟然如此惨烈,简直不可想象。

抚恤、奖励什么的,得等前线总结成战表报送上来,但是犒赏慰劳以及善后事宜,却是需要马上做的。

于是,兵部侍郎张舒宁便主动请缨,要来前线主持其事。

让兵部派人来,此时倒也是最合适的。

因为兵部管后勤和厢军。

大宋这一战损失了那么多的战兵,是需要及时补充兵员的,尤其是各州府的屯驻军,他们常驻一线。

如此一来,让兵部派个大员去,就能很好地完成各种衔接。

可惜张舒宁终究是迟了一步。

想到悬挂在高杆上的罗鑫的人头,张舒宁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罗鑫固然有畏战怕死的心思,可也是因为有了他的授意,存心给禁军拖后腿。

不过对此他倒并不担心,罗鑫无凭无据的,不会也不敢攀咬他。

不过,要在军中培养一个可用之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张舒宁此来,也是为了保下他。

只要张舒宁接收了两淮防务,把杨沅打发回临安,要保下罗鑫还不是举手之劳?

张侍郎并没有急于赶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前线会有人擅杀大将。

上一回这么干的人还是张浚,可张浚是什么资历?

两淮战场上,谁有这个老资历,敢擅杀一员大将?

所以张侍郎走的四平八稳,结果等他赶到,看到的却只有罗鑫的一颗人头。

张侍郎眼神复杂地看了杨沅一眼,见杨沅一脸淡然的模样,张侍郎在心头冷笑一声,按下隐隐的杀机,微笑道:

“杨监军此番立下不世之功,监国欣喜莫名。得到捷报之后,马上就派金牌急脚递,传报官家御前了,恭喜呀。”

杨沅欠身道:“此战,谈不上兵法,也没什么韬略,全是将士用命,上下一心,非杨沅之功。”

张侍郎笑吟吟地道:“什么叫兵法?什么叫韬略?都是有人用出了它,后人加以总结,再赋以一个称呼罢了。

杨监军能独辟蹊径,且十万大军,分属不同,各有统制,杨监军偏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斗志,以劣势对强势,以寡兵对众兵,便是一等一的好兵法。”

李显忠道:“杨监军用兵,用的是军心,军心战术,浑然天成,我等都是深深钦服的。”

张侍郎哈哈一笑:“公弼对你都钦佩的很,杨监军,你就不要客气啦。”

说着,张侍郎便捧过黄绫包裹的锦匣,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