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牺牲一个行当,损失一部分利益,让更多人受益?
要格局大一点?
这都是瞎说。
纪楚也道:“事关生计温饱,跟格局大不大没有关系。”
当然,即使如此,不管是刘知州,还是纪楚,都会继续推进棉花。
可这也不代表,要放弃猎户们的生计。
对此,纪楚在去年巡视各县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
赶在年前给薛明成写信,让他“送”一些养殖好手来昌河州。
此时昌河州的猎户,以及靠着皮货生意过活的两三万人,确实非常担心。
年前那会,广宁卫传来“好”消息。
滇州棉在昌河州种成了!
这消息对猎户们来说喜忧参半。
对那些保守点的猎户来讲,就是一番谩骂,什么棉花,也能跟皮货比?!
对稍微明白一些的猎户讲,知道上等皮货的买卖,基本不会受影响,可下等皮货肯定要滞销。
问题是,山间林子虽大,也没有那么多好皮子给他们猎啊。
多数猎户,还是靠低端皮货生活的。
低端皮货跟现代人想得不太一样。
现代依靠养殖业,或者仿造行业,造出来的皮草,不管真假,都是皮毛顺滑稠密。
野生动物跟养殖的不同,根本不可能像现代人认为的那样顺滑油光,多数皮货并不算好。
拿家养猫跟流浪猫对比就知道了。
那皮毛情况,就是完全不同。
再者,山上的猎物饥一顿饱一顿,不饿得皮包骨就不错了,哪有什么那么多上好皮货。
所以大部分猎户的买卖,基本都是下等皮货,主打一个赚不到太多钱,但也饿不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