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当县令 第214节(1 / 2)

数科的大佬们,更没让他失望,不仅早早完成研发,甚至还多造出不少机器。

一直到现在,数科才真正一战成名。

相信全天下,再也不会有人轻视数科,轻视数学。

如今的工业作坊园便是很好的。

现在说工业二字,实在为时尚早,可纪楚真的想喊啊,更是一种说不出的期盼。

如果能在这里,有真正的工业萌芽,那便再好不过。

他们有这么多人才,有这么好的理论,更有无数能工巧匠有超强的动手能力。

没道理搞不出工业基础!

说到底,他怎么就没带个系统过来,想点哪个科技树,就点哪个科技树!

可惜一切都要慢慢来,科技树的萌芽还太脆弱,需要很多人小心呵护。

纪楚回到家后,认真听小宋训导讲,终于能在家里稍微歇歇了。

从三月份到六月初三,这中间三个月,跟打仗也没区别。

稍微休息休息,还有工业作坊园等着他们去做,这不是个简单的工程,每隔一年半载,肯定不行的。

小宋训导亲自给纪楚端茶,甚至给李师爷也倒了一杯:“歇歇,快歇歇,不着急的。”

外面一片欣欣向荣,真的不着急。

甚至缝纫机的订单已经在排期了,这种小事,也不用纪楚担心。

等大家都坐下来,三人忍不住相视一笑。

上次只有他们三个,还是在安丘县吧。

提起安丘县,小宋训导也是感慨颇深,那时候意识到数科的重要,还亲眼目睹蜂农夫子的重要,简直让他不敢置信。

要知道,那会他正处在低谷,怎么会想到如今的景象。

现在的官学里,他几乎能横着走。

冷冷清清的数科,没有学生的数科,一步步壮大到现在。

谁看到都要说一句奇迹。

想到这,小宋训导起身,朝纪楚深深做了个长揖,郑重道:“三叔与我,都要感谢你的。”

无论是培养出秀才,举人,甚至林元志这个进士。

还是如今的数科,甚至新学政都因为纪楚而来,故而让三叔掌了学政实权。

这一切,都要感谢纪楚。

纪楚笑而不语,对喝茶的李师爷道:“看他客气的。”

“之前数科那般冷清,你跟宋三叔都相信我,直接去做训导,那这一切都是你该得的。”

世上人那样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敢下这样的决定。

都说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因为,那些人本来就想改变。

安丘县的百姓如此,沾桥县的白婆婆更是如此。

他在其中的作用,不过是轻轻推一把,能改变自己生活的,只有他们本人。

纪楚说得没那样郑重,就像是说闲话一般,却给人十足的力量。

小宋训导能察觉出来,纪楚真心实意这样认为,并非在说客套话。

这般真挚的夸赞,怎么会让人不高兴,小宋训导作为家族学历最低的一个,一向难以抬头。

如今做出成绩,还说是自己做的,他差点直接拜纪楚为义父啊。

怪不得林元志一定要喊纪大人老师。

想起林元志,小宋训导连忙把他考上进士的好消息说出来。

纪楚跟李师爷都为他高兴,还差人去安丘县他家里报喜。

林进士自己送信,肯定没有学政那边得的消息快。

安丘县第一个进士,确实是可喜可贺的。

不过想来,很快会有人赶上吧?

毕竟安丘县如今富裕,教育水平节节拔高。

三个人又笑,感受着六月骄阳,忽然道:“今年麦子在收割了吧。”

好像是的。

又一年夏收啊,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今年的收获又增多了不少。

想来本地百姓的日子,肯定会好过的。

麦子一割,就能继续种棉花。

今年棉花那样好的销路,他们肯定会继续种的。

不止曲夏州,更多棉籽已经在平临国各地逐渐生根。

不管能不能种成功,都是一种尝试。

只要多一块土地能种成棉花,就会一方百姓可以穿上棉衣,这就是值得的。

纪楚觉得休息得差不多了,笑着对小宋训导道:“走吧,去工业作坊园看看。”

“对了,把你写的那个一战成名拿过来,就挂在作坊园里!当个激励!”

小宋训导:就我?我那破字?!饶了我吧!

第75章

小宋训导的字最后也没拿过去, 他扭扭捏捏道:“现在工业作坊园还没建起来呢,等咱们数科的场地建好之后再说。”

虽然主体的数科场地还没建好,但围绕一周的其他作坊在陆陆续续动工。

基本都是各家匠人搬到此处。

对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