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当县令 第122节(1 / 2)

这下连蔡老头都反应过来。

县官三年一大考。

这是要考核了。

等会,纪楚在这地方已经三年了?

那岂不是要离任?

怪不得沾桥县衙门众人满脸不舍。

他的家乡如有这样的父母官,他定然也是如此。

纪楚微微点头:“要去了,拖的时间有些长。”

“我本就监管此处,大家不要难过。”

话说着,纪楚交代的也多了些,最后笑道:“又不是去了就不回来,等到接任的官员过来,我才会走。”

接任的官员,要么在年前赶到,要么在年后正月二月到任。

现在两地新县令都没来,估计是在年后了。

所以他去州城考核之后,还会回来的。

这也是纪楚并未真正告别的原因。

要说不舍,他何尝不是。

纪楚拍拍三人肩膀:“今年封印不用等我了,你们看着办就好。”

“看好沾桥县,如今的一切,得来不容易。”

当年的沾桥县是什么模样,不用多说。

变化之大,估计当地很多人都觉得不敢置信。

所以他们更要守护好这份安宁。

三人连连点头。

纪楚没有再多说,这次去州城,还要给他们三个请官。

他们几人也值得信任。

不再多说,纪楚带着众人离开。

沾桥通往安丘,这条路他走过不止一次,此次颇为感慨。

纪振虽不能说话,却明显带了沮丧。

这中间的道路,甚至都是他看着修建的,难免伤感啊。

蔡一繁等人,已经听徒弟班凯班贤说了这里发展的经过,同样叹息。

班凯班贤来往安丘县好几次,几乎是看着这里一点点变化。

头一次听说安丘县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哪,又听说很穷,心里大概有了概念。

穷的地方他们见到得多了,不用去就知道什么模样。

可等他们到了安丘之后,第一反应是,肯定被骗了。

哪有穷县这个样子。

那时候是安建三十二年九月份,之后往返几次,每次都是不一样的。

一直到如今的安建三十三年十月,只这一年时间,变化更是迅速。

家家户户盖起房子,有了余粮,制糖种油菜赚银钱。

现在连保暖的衣服都穿上,要他们说,很多州城百姓过得都不如安丘县的人。

外来的人都这么认为。

安丘县百姓更是如此,毕竟日子好不好,有点良心的心里都有数。

也正因为这样,今年的冬日他们并不开心。

人人都知道,这是纪大人在安丘县的最后一年。

就算这样,大人最近还在沾桥,却不回安丘,让不少人很是伤心。

尤其是抱着温暖柔软的棉花,有种想哭的冲动。

接下来的官员要是不好怎么办。

要是换成其他敲骨吸髓的县令怎么办。

千言万语,那就是舍不得纪大人。

今年官府扶济的时候,挑选的规则都往上提了提,就是因为没有那般贫苦的人家了。

放在前些年,谁会相信呢。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受到纪楚照拂的县学蜂农等人,更是欲哭无泪。

本地穷苦学生能免费读书,蜂农能在县学登堂入室,全仰仗纪大人。

一想到这,很多人备考的心思都没有了。

这可绝不是夸张。

想象一下,原本的你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到冬天就怕自己死在寒日里。

没有田地,没有粮食,随时还会被征调做苦役。

但纪大人来了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甚至有人算过,纪县令从不征调劳役,这三年来,从不滥用民力。

也正是这样。

安丘县才能变成现在这般,才能家家有饭吃,家家有暖和的房屋住。

今年的棉花更是如此。

前朝用来上供的白叠子,被纪大人稍微改造,就成了穷苦人保暖的东西。

大冬天的,有了这东西,都敢出门走动,晚上更是暖和。

往日会死人的冬天,在一点点改变。

看着家里满当当的粮仓,再看着新盖的房子,以及足够使用的油脂,还有随时能吃到的糖,以及身上的棉衣。

安丘县的每个人,心里都闷闷的。

知道纪大人一定会离开,但又知道他们真的舍不得。

这种复杂的心情,在见到纪大人那一刻尤为明显。

纪楚他们照例在童家茶馆休息,那童家夫妇欲言又止,但来往的人不少,又不能说明,只能一个劲给他们上茶上点心。

童家老板娘还强硬道:“您一定不能给钱,您若给钱,我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