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当县令 第116节(1 / 2)

好像也没错?

各家热热闹闹筹备,看来是真的被吓怕了。

希望过个热闹的中秋节,能把这事给冲淡些。

于是从八月初六开始,陆陆续续有戏班子搭建,再有说书的,刷戏法的,皆去了通拜村郊外。

安丘沾桥两地百姓,手头没农活的,多半会去凑个热闹。

听着那边的锣鼓声,纪楚也觉得不错。

等到中秋当晚,当地还有走月亮的习俗。

多是家人携伴出游,在月光下走到鸡鸣才会。

那日郊外的锣鼓也响了整晚。

两地百姓自然都过来凑热闹,大晚上的反而成群结队的,十分有趣。

也有人去供财神,看天象,希望年年如此岁岁今朝。

如此热闹的庆祝结束,马上迎来油菜收获季。

今年收获,连州城都过来询问,大概是他们油菜的税收极多,所以户司多问几句?

没办法,谁让现在安丘县的油菜已经成了规模。

整个曲夏州都在效仿。

尤其是安丘县还掌握油菜定价,不问是不可能的。

户司那边自然不是白问,主事还把外地州府的油菜籽价,以及成品油的价格给到纪楚,让他估算出本地价格后,再给到州城。

不出意外的话,整个曲夏州的油菜价格,同样效仿安丘县。

谁让这里已经形成规模了。

这些就罢了,反正都是正常公务。

最后户司主事那句话,倒是意味深长。

反正大概意思是。

你辛辛苦苦经营三年,终于让安丘县有定价权,只怕你走了之后,谁来管呢。

话没有那样直白,但意思是这个意思。

李师爷都看笑了,何况纪楚啊。

这分明是在暗示纪楚争取去州城户司。

毕竟他去了那,才能继续照拂安丘县的油菜交易。

如今虽然才八月下旬,户司主事暗示的文书就已经来了。

那宋教谕说得还真没错,州城许多人都先让纪楚过去任职。

李师爷还好,反正不管纪大人去哪,他都能跟去。

可谢主簿他们便不同了。

早在年中时就有过忧虑,现在事情到眼前,谢主簿明显更加沉默。

他总不能说不想让纪大人走吧。

可他也说不出恭喜纪大人离开的话。

难,太难了。

纪楚有了外地的资料,确实可以给油菜定价了。

首先是各地的优劣。

本地油菜的优势便是,种子好,种的时间长,所以油菜籽更为饱满,而且种植集中,便于收购。

坏处是产量有些大,很容易被压价,而且到底还是偏了些,路费比其他州府要多。

其他地方优劣自然反着来。

他们的油菜籽便于运输,更好购买,而且也不愁买家。

今年油菜的价格,基本在三十五到四十二不等。

看来曲夏州大面积种植油菜,还是有影响的。

大家的油菜价格都在降低。

纪楚算了又算,最后定在三十七文一斤,比去年前年少了三文钱。

农作物随行就市,不能一成不变。

这个价格算是补了些运费的劣处,同样不把价格压得过低,让其他州府种油菜的百姓难做。

送到州城之后,曲夏州各地有油菜基本也在这个上下,相差不超过三四文。

价格说给本地农户听后,大家基本也没意见。

绿豆,麦子这种农作物,每年价格都不一样的,去年能维持原价,还是纪楚故意要给外地货商立规矩。

如今大家都老实了,自然要按市场价来。

还是跟去年一样,油菜籽没有收获,不少货商就坐在县城酒楼里,只等着买最好的油菜籽。

但比之去年,少了不少投机倒把的人。

去年那些人想要坑害本地农户,个个可都是赔着钱回去的。

纪楚可不会惯着他们。

州城的两家最大的磨油作坊,这次买完就走,绝对不耽误时间。

因为他们知道,安丘县放出的价格肯定合理啊。

油菜籽市场乱象解决后,各方都能松口气。

可今年来的货商里,还有人对另一件东西感兴趣。

“你们的棉花种得如何了,真的好用吗。”

可惜这个问题问到普通百姓,大家嘴上说好,却也拿不出实物,所以货商们只是问问。

算了,就不信安丘县不卖棉花,等棉花摘了再说吧。

不过货商们估计,棉花应该卖不上价格。

都说“富不穿贵不穿,棉花没人穿”,这话在外面都传遍了。

若不是都讲棉花实在保暖的很,他们也不会问的。

听到这话的纪楚是极为满意的,外面怎么连顺口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