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章(2 / 2)

点是哪些人已经有目共睹。

导师这边的面试进程十分顺利,眼看着已经接近末尾。

另一边,助教的学习考核也已经结束,邵庭阳的笔试成绩以高分结束,荣获助教组的第一名;而他导演的短片也是几个人里完成度最高的,教授导演课的几位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从上课一直夸到结课考试,根本没停过。

作为这四人里唯一非科班出身的学生,邵庭阳的基本功出乎意料地扎实,起初老师还不相信他本科是生物专业的,反复确定了好几遍,到最后也忍不住感叹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表演的新人,能在短短几年就弥补上这份不足,足见是下了真功夫的。

感慨完,老师还开玩笑说要是以后拍戏拍累了、想换岗的时候记得考虑一下导演岗。

这话显然只是玩笑,说完就从耳朵另一头出去了,邵庭阳虽然没有当真,但是却不可遏制地想起了一个人。

真正意义上教授他导演知识的导师。

顾晏津。

在《冬旅》播出前,邵庭阳就已经在考虑进入演艺圈了,他那时虽然糊里糊涂地演完了一部电影,但是对这个行业还是知之甚少,有心想补课只是没有门路。

那会儿他和顾晏津虽然还不是情侣关系,但也在相处中,或者应该说邵庭阳单方面倒追他。顾晏津虽然看着不置可否,一副冷冷淡淡的模样,但私下里还是找人给他安排了相关的课程。

正好邵庭阳已经是大四,基本不需要再去学校上课,于是搬了出来租了个房子住,白天去顾晏津给他报的老师那儿狂补习表演课,晚上抓着头皮写毕业论文,睡前跟顾晏津连麦听他讲导演小课。

导演导演,导和演本来就是不分家的,一个演员可以不会拍片子,但他得知道导演想要什么。顾晏津如此说。

对于邵庭阳这种不容易开窍的门外汉,把他丢到导演岗亲自经历是最快捷的方式。自己演一遍,再对着取景器琢磨和经典电影之间的差距,观摩镜头里演员的微表情,几场下来,很快就能明白导演想要的“喜怒哀乐”到底是什么。

感觉找到了,剩下的就是日复一日地练习、磨练。

邵庭阳便是在这种枯燥、高压的环境里度过了他作为演员最青涩的两年。

随后《冬旅》上映,谁都没想到播出即红,二十五亿打破了国产文艺片最高票房记录、邵庭阳和其他几个无名演员红得一塌糊涂,《冬旅》的线上独播权被拍到了天价,堪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史诗级大爆。除此之外,电影中取景的无人区被硬生生带成网红经典、街头小巷到处都能看得到邵庭阳代言的广告,同年没有一个演员的热度能与他相匹敌。

也是那一年,邵庭阳和顾晏津秘密结婚,婚礼上只请了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圈内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消息。

时间一转,今年竟然是第七个年头了。

·

等助教的成片送到导师那边时,第一轮面试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节目组特意匿名展示,打算等导师点评后再揭晓答案,评分第一的有选导师权,而其他人则被动地等待导师挑选。

播到第三个短片时,顾晏津抬头看了一眼,就顿住了。

那风格太熟悉了,或许作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然而那些黑白空镜、脚步淌过路面时鞋底沾上的水渍、焦灼晃动的镜头,总是在细微的角落里带着些许另一个人独特的风格印迹。

顾晏津自己都不知道愣了多久,直到ppd在耳麦里轻声提醒,他才从那股难言的潮水一般的情绪中挣脱出来。

他手中的笔松了又紧、握了又放,最后在纸上落下一个浅淡的分数。

85分,不偏不倚。

之后主持人和其他嘉宾说了什么,顾晏津的印象已经不那么深刻了。

他只记得现场音乐响起,几个助教依次走出,邵庭阳走在第二个,顾晏津微微握紧了手,他看到邵庭阳进场时下意识朝他的方向落了一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