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强调“隔了春节的命”,不让点炮仗、不让贴春联、连祖宗都不让祭,一开始大家伙儿都老老实实的,但是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憋了两年,也不知道从哪个开始,反正从最开始的一两声炮响,到后面的噼里啪啦,就这样心照不宣的,又死灰复燃了。
反正这里是地处偏僻且大雪封山的东北农村,红小兵舞不到这里来,再加上这几年部分政策也隐隐有些松动了,就这样稀里糊涂,农民们心照不宣、干部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年气儿就这样又起来了。
从腊月初开始,东风大队各家就开始了各种锅响盆动地准备,到了这一天,即使是最抠门的人家,也狠狠心给买了一小盒鞭炮,小孩子们欢呼着在村道上跑来跑去,鞭炮声噼里啪啦的。
与之相反,知青点到底是安静了不少,毕竟不少知青点要请探亲假回去过年——比如韩珍珍,一到探亲假,撒丫子跑得可快了。
对此,大队长的态度是:允许回!快点回!最好全都回!
那批介绍信的动作,刷刷的,那盖章的动作,啪啪的,大队部的印章都快被他拍碎了。
他们东风大队已经有够多的卧龙凤雏了,这些分下来的知青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回去好,回去好,少几个能人,也许能过个稍微消停点的年呢?
大队长抱有美好的期待。
东北这边不像宋软上辈子长大的地方那样流行三四点钟起来吃团圆饭过赶年,但各户人家也都起了个大早,熬浆糊,贴对联,做年夜饭,这边讲究大年初一、初二不扫地,会把财气扫走,于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就会进行大扫除,今天还要扫最后一扫帚,这是“辞旧迎新”。
总得来说,东风大队各家各户在今天都忙了起来。
毕竟是穿越过来的的第一个新年,宋软还是要好好准备一下的,先简单地的在地上随便舞了两扫帚,然后打算明天把这东西焊死在墙角——也不是她迷信,主要是事关钱财,容不得大意。
财神爷财神姥,看看我,看我多虔诚,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