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克勤听罢,弹了下烟灰,问道:“这些被害人的被害现场,考察之后。能还原整个过程吗?”
“能。”李健接下来就把自己掌握的,现场的痕迹,以及调查过程中的情况,从而推测还原了作案的过程。
总体下来,范克勤发现这个调查组的组长李健,还是有两下子的。至于说到了现在还没有进展,只能说明,这帮日谍也很有两下子。行动中都是小心翼翼的,而且每次行动都是经过详细的计划的,所以留下的有用的线索很少。这才导致李健他们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等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健将情况说明完毕后。范克勤说道:“现场的照片,走访的记录有吧,我想看看这些。”
沙青青这时候开了口,道:“我打电话,让他们送上来。”
范克勤道:“那就麻烦沙局长了。”
很快的,沙青青打完电话也就是三分多钟,就有人将卷宗资料送了上来。范克勤将一部分递给了华章,另一部分自己看了起来。等看完之后,两个人交换再看。
就这样,等两个人都看完之后,范克勤转头看向了华章,道:“有什么发现吗?”
华章想了想,起身来到了沙青青办公桌侧面墙上,贴着的本地地图上详细的看了好一阵,这才走了回来道:“大通街,应该有概率能够找到见过这伙日谍面的目击者。”
范克勤点了点头,道:“嗯,还有吗?”
华章道:“暂时就发现这么多。”
一边的李健疑道:“大通街?是梁淼淼家附近的街道……我们走访了,没有发现目击者。”
范克勤道:“嗯,章特派员倒不是说你们漏掉了大通街的走访,也不是指被害人家的后街大通街上的邻居,你们没有询问。而是说,这伙人在进入死者家里的时间。
这可以根据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判断出来,你们做的不错。而当时是下午五点三十分,到四十分之间。被害者家里的后街,也就是大通街,几乎是必然有行人的。”
“对。”华章说道:“我刚刚看了地图,大通街两侧可是正经有好几家公司,单位什么的。而五点三十分,到四十分,基本上是下班的时间了。即便有的公司加班,那不可能所有的公司一起加班吧。是以这个时候,如果凶手从大通街出来,就不可能没人看见。”
李健倒是没问,这帮日谍出来后,为什么没有从前面走,而是从后面走。因为他是经历过整个案子的……
第1720章
(突然有点事,没有检查错别字,大家海涵。)
所以,李健是知道当时的情况的。梁淼淼家前面的街道上,有一段路正在修路呢,车子通行非常费劲。如果不是住在这里的,那基本上车子都会绕道走。
而这种情况下,日谍分子在杀害了梁淼淼一家人后,想要匀速的撤离现场,撤离的交通工具就不可能放在前街上。就算他们把车子停的挺远也不行。因为修路呢,走人都不方便。是以那段路上行人很少。可是正因为行人比较少,所以从梁淼淼家出来的时候,要是在前街走一段路才能上车的话,那更是扎眼。
是以,后街才是他们撤离的选择。不是有句俗语叫:真传一句话嘛。虽然现在不是传艺的时候,可是这层窗户纸突然被华章点破,李健登时就明白过来自己当时调查的时候,有一个地方疏忽了。
就是华章刚刚说的,梁淼淼家的后街。虽然自己当时也派了人去走访后街的几家邻居。可是却没有派人去走访后街两侧再远一些,尤其是两侧一些公司啊,或者是单位的人。因为这些地方毕竟是在被害者的案发地不算近的街道两侧。所以李健就让人重点走访的是,后街距离被害者家里的对街的一些临近的街坊。
这个连环案,第一个发生的案子,就是梁淼淼家。以前这种手法,这种作案的方式。是从未见过的,这就说明。这货日谍杀害梁淼淼家,是头一个案子。
在后世,一些连环案中。比如说连环杀人案中。找到源头,也就是这个凶手第一个做下的案子,是非常关键的。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凶手第一个做下的案子,无论是经验,还是手法,又或者心态等等,都是第一次。即便是他作案之前经过精心的布局。也会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什么经验,从而犯下错误。而之后,第二个案子,第三个案子以此类推,你就会发现,这种连环杀人犯,每一次作案,留下的线索会越来越少。因为这个凶手在通过不停的作案,也是会不停的进步的。
而此时的这个日谍的暗杀队,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他们是间谍,本身就经过严格的训练。一出手就已经在一个非常专业的水准了。可是他们也一样是人,有着作案越多,反而经验手法会随之变得越来越老道的规律。
其实世间的事,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说你一个新兵蛋子,事先虽然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第一次实战,和你第十次实战,你的心态,经验,手法,以及各种战术的运用那能是一个水平吗?第一次出手你肯定是犯得错误是最多的。但是第十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