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您的话,定制行动计划。”
“好。”范克勤道:“把另外两份计划书也送回去,让他们全部按照我刚刚说的方向来做事。另外,你们要学会合作,你们到这里就是来合作并且学习的。为什么要独立完成这三个行动计划书呢?问一问调查处和外勤总队的中国特工,他们在特情战线长期跟日本人作战,了解敌人的程度,一定比你们要多得多。不是吗?另外,你们越级了,在美地家你们也这么干?做一件事不经过你的同意,直接去找卡尔?可能吗!”
“我再次道歉长官。”刘易斯道:“我保证下次不会这么干了。”
“嗯。”范克勤摆了摆手,道:“去吧。”
刘易斯出去后,范克勤也开始研究起了计划,不过他研究的并不是之前三个行动目标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南京的情况。
范克勤在年前和华章归来的时候,曾经遭到过日伪特工的尾随。他想要弄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因此让调查处的分析组,专门注意了这方面的信息。在今日早上,分析组递交了一份报告。
在解救司徒家和澳商何家的两位大少后,有两位参与行动的特工失联。这两个特工正是代号分别为:一号和扳机的两个人。
行动报告是华章亲自写的,可谓详细至极,分析小组结合这份报告,自然知道一号在行动时受了伤,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扳机留下负责照顾一号,本来想在南京当地养伤到一号可以行动后,再撤回来。可是这两个人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消息。几乎可以认定,应该是出事了。
毕竟一号和扳机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他们两个没出事,一定会想方设法跟总部取得联络,但是现在他们竟然一次联络都没有。因此出事的概率就太大了。
还有就是,在范克勤回来的时候,抓住了几条尾巴,赵德彪则是处理了收尾。最后甚至他们的组长老鹰都被抓获了。并且通过他的嘴,命令就发自南京。
是以结合了这些情况,分析小组倒是不敢完全断定,这两件事的源头肯定是出自一个地方。比如说,都是在南京,但命令可能是出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也有可能。但大致的地点,肯定是南京是无疑的。
现在范克勤看的,就是分析组递交上的分析报告。很客观的分析,虽然最后不能确定命出一家。但这样做才是最客观的。
范克勤看完之后,按下了蜂鸣器,道:“晓曼,你进来一趟。”
没一会,庄晓曼走了进来,道:“处座,有何吩咐?”
范克勤道:“你把南京分局一个月内的所有报告,都调出来,交给分析组。让他们尽快的寻找几件事的共同点。他们知道怎么做。”说着,将手里的这份报告递给了庄晓曼。又道:“另外,让电讯处的人,按照老鹰的供述,查一查在相应的时间下,有没有南京日伪的电台活动迹象。时间他提供的是准确的,应该不难查。”
“明白。”庄晓曼答应一声,接过报告转身走了出去。就是这样,大概三十分钟后,庄晓曼拿着一张抄录好的文件再次返了回来。将手中的文件纸递给了范克勤,道:“处座,查到了,根据时间线索,在特定的时间,南京几乎是不分先后发出过两条无线电波……”
第1338 开始调查
庄晓曼接着说道:“奇怪的是,发报的时间几乎重合,但肯定是两个波段。”
范克勤拿过文件纸详细的看了看,最后道:“嗯,两个波段,工作的是两部电台。但是他们发报的长短,几乎是一样的,这说明内容长度也是差不多的。发报时间的重合说明什么呢?说明……不排除命出一家的可能。虽然不肯定,但是这种巧合……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庄晓曼道:“嗯,非常巧。就好像是你刚刚研究了一个什么事情,但要同时传递给两个不同的下属部门。”
“对。”范克勤道:“就是这个感觉。”再加上老鹰一个组才多少人啊?我从哪个进入口进入重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完全的随机选择。那么日伪就更不知道了,就凭这一个老鹰的间谍小组,那么点人,就能将重庆的各个出入口看住?因此,接到这条命令的肯定不止一个老鹰小组。还有其他在重庆潜伏的人。这也说明,两个波段,同时发报,发报的时长都一样,真的有大概率是命出一家。”
说到这里,范克勤看向了庄晓曼,道:“去电讯处问问,他们在南京有没有监听电台,如果有,就问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两个特定波段的具体发报位置,是在南京的哪一个地方或者区域。”
“明白。”庄晓曼闻言,再次出了门,这一次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返回,道:“查到了,电讯处在南京的郊外,某个秘密地点设有长时间的监听电台。这两个时间一样,发报长短也几乎一致的信息,都是在南京的中区发出的。但已经是他们能够确定的最小范围了,毕竟当时发报的时间很短。再者,他们也只是进行了常规的监听,没有提前做具体的针对性安排。”
“嗯。”范克勤点了点头,道:“都是在中区,这已经够了,巧合也不能巧合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