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指挥使说这是皇上对我的恩宠,也是对咱家的恩宠。”
这话,倒也没说错。
只要这趟出去,能平安回来,安冉必会再进一步。他的同僚也不会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倒是个镀金的好机会。
只是这年纪到底小了些。
“这趟押送的都是紧要的东西,各处盯着的人不少,路上估计不会太平。”
“我知道,但指挥使说了,小事或有,大事是没有的。”
没人敢动朝廷的兵器,这不是明着告诉别人想造反吗。各地可是有不少驻军的,能逃哪里去?抢了敢拿出来用?
而且大魏立国之后,各处太平的很。
或许会有一些山匪土匪拦路,但他们带的人多,并不怕那些宵小。
见他正在兴头上,旨意又已下,季安澜也不好泼他冷水。
“那姐姐给你准备些东西。等天亮你去跟祖母和父亲说一声,要去见祖父,他们应该也有东西让你带过去。”
“嗯,我知道了。我就是得了这个好消息,第一个来见姐姐,说给姐姐听。”
躺在季安澜的脚踏上,兴奋地说着说着就睡了过去。
季安澜被他吵醒,也睡不着了,听说两天后就要出发,便开始为他准备各色东西。
衣物要带,吃食要带,还有一些常用药品,还有各种防身的东西。
他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自己,这会虽跟大部队一起,但还是会担心他。
想到顾少晏此行也会一起,心里又安定了两分。
吃食和防身的东西让人准备两份。又让人去通知顾少晏。
顾少晏正要出门,他当的是白天的值,听到皇上还让安冉一同押送,有些惊讶,又有些高兴。
他早把这个小弟弟当成自己人了。一同随行,想必路上也不会太枯燥。
“去回你们大姑娘,就说此事我知道了,安冉一路上我自会照应。”
而安冉睡饱起来之后,去给刘氏请安,把此事说了。很快整个府里都知道他要出京,还要去宣州看侯爷了。
刘氏又是担心又是高兴,“那祖母给你准备些东西,也给你祖父带些。”
“好,但祖母不要准备太多,孙儿此行有任务在身,不好带太多东西。”
“好好,祖母知道。”
哎哟,小孙子出息了,才这个年纪就得皇上看重了,都委派重任了!
脸上挂着笑,走路都带风。
而府中几个小的听说后,羡慕不己。
他们长这么大,也就当年从陪都一路来京城,离开过家,但那会还小,有些事情已经不记得了。
好想像四哥/四弟一样,出去外头看看,长长见识。
临出发前一晚,顾少晏又来见季安澜,向她辞行,也把阑一等人介绍给她。
“平阳王府的事,你别着急,公道要讨,但不急于一时。阑一等人你尽管使唤。”
季安澜心中熨帖,“好。你
一路也要小心。”
“我会的。”我会全须全尾地回来看你,回来……向你表明我的心意。
“我走了。”定定地看她,目光不舍。
季安澜冲他笑着点了点头,目送他的身影在黑夜中消失不见。
次日天微亮,阖府的人都来送安冉。
“怎么这么多东西?我也带不了啊。”
安冉苦着一张脸,对着面前十几个大包袱惊得嘴巴都合不拢。
“不多不多,兵部不是有押送的马车吗,到时放一些在他们马车上。”
“要被上官骂的。”
季安澜见祖母让人拿来十几个包袱,也是哭笑不得。
上前查看了一番,“这些衣物,还有吃食,带一包就行,药物路上不方便采买,多带一些,余的……除给祖父带的之外,就不用带了。”
安冉在一旁连连点头。姐姐准备,祖母也准备,十几双鞋,他哪里穿得过来。
刘氏这个也想让他带那个也想让他带,“一路上风餐露宿,哪有机会给你买这些。”
一脸纠结该舍去哪个,“你一个小孩家家,兵部就不能照应一下?”
“祖母,人人都带这么多,这队伍还走得动啊?安冉是去当差的,还是去享福的?到时再传到皇上耳朵里,还累得安冉要被斥责。”
“是啊,母亲,安冉也不小了,能照顾自己了。”季明堂在一旁也跟着劝。
“他能有多大。就你任事不操心。”
刘氏也怕会传到皇上耳朵里,没得因为这些死物害了孙子,让他失了前程。便命人拿掉一些。
但剩下的还有很多,一府的人都在那里纠结,就见顾少晏打马过来。
“我帮着带两个吧。再跟兵部求求情,塞两个到他们的马车上,就说给平凉侯带的。”
“好好,这样好。”
刘氏也不再纠结了,命人快手快脚的包袱收拾好了,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