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5章(1 / 2)

这让所谓的太子党欢欣鼓舞,康熙在京中的时候尚能勉强抑制住喜色,等到康熙离了京城,不少人的府中私下开了好几次宴席。

作为多年前就投到太子门下,家中女儿更是因为太子而得封贵妃,与太子一脉关系天然亲近的贾家,也喜不自胜。

元春在宫中虽说不甚受宠,但及时给胤礽通传后宫之事,让胤礽不至于没有额娘而吃大亏。

宫中之人最是势利,见着太子得势了,对元春的态度好了许多,元春入宫许多年,在这几日,才觉着难得的松泛。

不再时刻紧绷着精神的元春,做了她一直想做的一件事,让太监前往荣国府传话,准许家中姐妹搬入为了省亲特意建的园子中,免得好好的园子荒废了去。

得了元春旨意的贾府,更是喜上加喜。

在贾母等人眼中,元春能做主让姐妹入住园子里,这代表着元春在宫中终于有了话语权,不用再事事小心,刻刻在意。

贾母自是知晓,她这孙女虽然被封了贤德妃,却从不得康熙的宠爱,元春处境变好,显见着贾府站对了队,能得到个从龙之功,再保三代人的荣光富贵没有问题。

至于年岁小点的三春,她们现如今是跟着王夫人住在后头的抱厦里,能搬去园子里,离了嫡母、婶母的视线,只有更自在的。

至于宝玉,听说了能够与姐姐妹妹们一同住到园子里,更是笑不拢嘴,只扼腕湘云、黛玉、宝钗这几个神仙妃子一样的姑娘,如何不住在贾府,不能再亲香几分。

这份遗憾,也掩不住能搬进园子里的欢喜,从贾宝玉到李纨,再至三春,高高兴兴地逛了一日园子,选定了心怡的屋子。

挑了个良辰吉日,贾府特特摆了个小席面,下帖子将黛玉与湘云请了过来。

此时离大军开拨已经有了月余,太子不愧是被康熙精心教养出来的继承人,这一个来月里,京中一如康熙离京前的安稳,并未闹出任何乱子。

这让朝中大臣格外欣慰,胤礽用他监国的行动证明了,他在未来将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除了家中有出征之人,会惦念着战事如何,其他人日子早已恢复了正常。

黛玉收到贾府的帖子后,瞧着上头写着的不过是女眷间的小聚,并不如何张扬,略一思忖,点头应了。

“我记着库房里收着一套四时风景的屏风,是由南边的朱大师亲手画的,又用上好的黄花梨镶嵌了,最适合摆在屋子里,雪雁你领人去将屏风找出来,给贾府送去,当作我的贺礼。”礼不可废,黛玉记着贾府里有三个与她年龄相近的姐妹,但让这几个姐妹独自住进园子里不合规矩,必然有个长辈陪着,孀居的珠大嫂子正合适。

这一套四时屏风,拆开看件件都是精品,合起来却能瞧着处处有呼应,当作迁乔礼物,却是正正好的。

此时的黛玉尚且不知道,贾宝玉也要随着住进大观园。

等到了正日子,一大早黛玉便坐着车子去了贾府,自从当年敲打之后,贾家的门房从不敢怠慢黛玉,更别提黛玉此时摇身一变,成了未来的五阿哥福晋,贾府的门房就更是殷勤。

老早看见林府的马车,荣国府的大门便被人合力推开,几个小厮一溜烟的跑过来,躬着腰低着头,合力将门槛卸下,林府的马车长驱直入。

黛玉安稳的坐在车里,贾府这是在给皇家献殷勤,黛玉毫无心理负担的受了。

很快,马车便走到了二门,贾母正被鸳鸯扶着,在二门翘首以待。

黛玉扶着雪雁的手,踩着小凳子下了马车,便见着贾府的女眷整整齐齐的在候着她。

按着黛玉未来皇子妃的身份,贾母亲至才不算失礼,但贾母到底是黛玉的嫡亲外祖母,黛玉无意让贾母给她行礼,在贾母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往前走两步时,黛玉亲热地迎上去,挽着贾母的手,笑着说道:“有些日子没见着外祖母了,瞧着外祖母精神愈发好了。”

贾母慈和的眼神瞬间锐利,她扫过跟着黛玉过来的丫鬟,见着全是熟悉的脸孔,不见宫中之人,这才放下心来,没有坚持给黛玉行礼。

当然,贾母并不知道,就算有宫中教规矩的嬷嬷过来,一切也是无碍的。

黛玉于在宫中熬日子的元春不同,她是圣旨赐婚的五阿哥福晋,是颇得五阿哥喜爱的未来福晋。

五阿哥何许人也,宠妃宜妃之子,皇太后亲自抚养之孙,兄弟之中就连太子都要对他客气几分。

这样的五阿哥,不仅为了林家姑娘拒了无数伺候的格格,更是求了宫里,不要再赐侧福晋。

甚至无论是皇太后还是宜妃,都应了五阿哥这离谱的要求。

对于五阿哥心尖尖上的黛玉,消息稍微灵通的宫人,都不敢将她得罪,至于内务府派来的教养嬷嬷,见着黛玉大面上规矩很是不错,也不敢多说什么,将黛玉当成主子服侍。

等到黛玉再与邢夫人和王夫人点头问安,又与李纨、王熙凤及三春相互厮见过后,婆子抬着的滑杆也到了。

“玉儿,你做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