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德凑过来喊:“你气死我得了。”
宁安把听筒往远处挪了一下,躲过了这场音波攻击。
老太太凑过来训斥儿子:“你嚷什么?孩子都是跟你学的!一点好作用也不起!”
谢长德:“……”
彭薇把他推一边,问宁安:“接下来是不是就没有你的比赛了?”
“嗯。没有了。我和奶奶就看别人比赛。我们也没法出去玩呢。我想去看大神庙和太阳金字塔都去不了。”
“以后有机会让你哥哥陪你去看。你这次是跟国家队出去的,还是要听安排。”
彭薇觉得想出去玩又不能去的小女儿委委屈屈的,立刻就给她画了个大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哄高兴了再说。
“好呀,到时候爸爸妈妈和奶奶也一起去。”
“行。”
“妈妈,我跟你说,这儿的人都喜欢喝龙舌兰。奶奶说了,这回我比完了,我们俩也去喝。要先舔一下盐,再喝一口酒,然后咬一口柠檬片。我看他们都可爱喝了,我和奶奶明天也去试试。”
彭薇:“……少喝点,带一瓶回来。”
“好的。”
谢长德说:“好喝就多带点回来。”
“行。”
谢晏:“……”
他凑过来从彭薇手里拿过话筒,还想再叮嘱几句,宁安这边已经把话筒给了奶奶。
“安安。”
“阿晏,是奶奶。”
“奶奶,您怎么样,能习惯吗?带过去的东西够用吗?”
“我们挺好的,你别操那么多心。大部分东西这儿也能买得着。奥运村伙食一般,但是我们队里有厨师啊,每天给我们开小灶。安安有我看着呢,我肯定不会让她多喝的,也就是尝尝味。她也18了,尝点味没事的。”
知道大孙子接下来会说什么,老太太直接把话堵死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爱操心,管得多。安安交什么朋友、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他都要过问一下。
夏天到了,裙子做了两条,太少了,再来几条,冬天到了,翻毛皮鞋只有一双怎么行,呢子大衣再来两件……
他们家其他三个人加起来,也不如他一个人啰嗦。
幸好他不是那种约束性的管教,而是查缺补漏,不然该招人烦了。
谢晏笑道:“有您在,我放心的。奶奶,您也要保重身体,等您和安安回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好。没什么事,我们就挂了啊。”
“等一下奶奶。五天以后的这个时间,让安安再给我打个电话。”
“行行行,挂了吧。”
“奶奶再见。你们好好休息。安安比赛完,让她好好泡澡放松一下。”
“知道了。”
老太太“啪”就把电话挂了。
不是约束性管教也怪烦人的。
谢长德、彭薇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跟谢晏说:“……我们还没和你奶奶说上话呢!”
谢晏:“……奶奶说她挺好的。”
彭薇无语得很,“你转达和你奶奶亲口说,那能一样吗?”
谢晏:“……”
第160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28)
宁安打电话回来的时候,仙人掌国是晚上八点,国内是上午十点,两座城市,有14个小时的时差。
在她打电话的时候,随队记者也在不停歇的工作,他们要通过传真技术将现场图文发回国内,这些信息在第二天就能见报了。
宁安看过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一张黑白照片传回国内需要八九分钟,一张彩照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才能传完。
第二天,她站在领奖台上的照片果然出现在了国内的各大报纸上,谢长德买了很多份报纸,给街坊邻居、同事、学生们分发,张嘴就是:“我家孩子,100米世界冠军,跑的比火车还快。”
很多人觉得他夸张了,但是没说什么,随口附和着夸两句。
他的同事,数学家们快速算了算,现在火车最高时速100多公里,但这只是个别列车能达到的时速,实际上平均时速只有三十多公里,要是按照30的时速算,她确实跑的比火车快。
所以,他们给老谢一个真诚的建议:“你应该这么说:她跑的比有些火车还要快。不是全部哦,还是有很多火车跑的比她快的。”
数学系的几个半大老头,笑容满面,用矫揉造作的萌萌哒声音,带着自以为很幽默的得意,说出了上面的话。
谢长德:“……”
他头一次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一点点不满。严谨是件好事,但有时候确实是消磨激情的利器!
这些装可爱的老头,还有点辣眼睛!
彭薇那边就好得多,她的同事们大都有留学经历,多少都有点浪漫情节,看到报纸,再看看彭薇的心情,跟着夸就完了!
人家是需要你分析她家孩子跑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