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嫌肚子里装的仁义道德太多,想卖给郭司徒几斤?”
庞统这番话的嘲讽可谓是拉满了。
华歆闻言气得浑身发抖,对庞统怒目而视道:“竖子!汝安敢这般辱我!”
说着就要伸手去拔腰间的剑。
因为庞统的话羞辱性实在太强了,完全就是指着他的鼻子骂,是可忍孰不可忍!
“子鱼!”
郑玄沉声开口道,将华歆从愤怒之中拉了回来,现场这么多人看着,华歆的表现实在是有失风度。
华歆恨恨地盯着庞统看了一眼,最终选择容忍了下来。
这一场交锋,由庞统获胜。
在场的众人都对庞统投去了惊异的目光,谁都没想到这个面容奇丑的文士,言辞居然如此犀利。
三言两句就将堂堂大儒给刺激得要拔剑相向,这份辩论的功力当真极深。
庞统倨傲一笑,抬了抬下巴。
同时斜瞥了司马懿一眼。
司马懿面无表情,目不斜视。
郭嘉心中对庞统十分赞许,但表面上还是说道:“士元,不可无礼。”
紧接着他又对华歆道:“刚刚是我们失礼了,还望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华歆黑着脸,一言不发。
郑玄这时候开口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便入席吧……陛下今日没有来旁观么?”
他在场内没有看见天子的华盖。
郭嘉说道:“陛下有诸多国务要处理,无暇分身,不过我们今日在辩论中说的所有话都会被记录下来,陛下事后会亲自过目。”
“那就好。”
郑玄点了点头,他这么问自然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一点——今天与其说是要和郭嘉等人辩论,实则是在和天子辩论。
弃儒学而倡导新学,这其实是天子的意思,是天子在背后支持。
所以若是天子根本不知道辩论说了些什么,只关注结果的话,那他们辩赢了也没用。
很快,双方便共同到台上落座。
整个辩场也随之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猜测着,双方会派出谁来出席第一场辩论。
第一场的胜负十分重要,刚刚庞统在气势上压了华歆一头、占了先机,这对国子监一方是有利的。
所以,郑玄一方在第一场辩论上是不能输的。
华歆主动说道:“师兄,让我来辩第一场,我要与那牙尖嘴利的小子好好辩一辩!”
郑玄和华歆乃是同门师兄弟。
二人都曾在陈球门下学习过。
华歆现在憋着满肚子的气,刚刚庞统抓着他的那一段污点指责他,属实是耍无赖的手段。
但在正面辩论上,他有信心辩赢庞统!
庞统也感受到了华歆投来的眼神,轻蔑一笑后,正准备起身应战,但郭嘉却抬手示意他坐下。
“怎么了郭司徒?”
庞统一愣,但却见郭嘉神色凝重。
于是他看向了对面。
随后他就惊愕地发现,郑玄居然缓缓站起身来,开口道:“谁愿与老夫一辩?”
全场寂静。
郑玄居然选择第一个出场!
辩论是很耗体力的。
郑玄年事已高,所有人都以为郑玄会在最后关头才出场,却没想到他在第一场就出来了!
诸葛亮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本想起身应邀,不过郭嘉却先他一步起身了。
“让我来吧。”
郭嘉低声说道,给诸葛亮投去了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对郑玄行礼道:“晚辈不才,愿与先生辩经。”
郑玄并不意外,点头道:“请。”
郭嘉没有任何迟疑,整个人的气势浑然一变,眼神更是锐利了起来,他直接开口道:“我今日要与先生论的,乃是儒学之弊。”
“自孝武践祚,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学遂为正统,于朝堂民间皆居显要。”
“彼时,天下初宁,儒学倡大一统、明君臣父子之礼,如绳束人心,致汉室稳固。”
“也正因如此,大汉之吏治有道德准则,官员选拔亦重儒养,儒学大兴,为汉室兴盛立下不可磨灭的殊勋。”
郭嘉先侃侃而谈,将儒学在大汉的历史以及过往都说了一遍,让不少人都暗暗点头。
但他随后话锋一转,又道:“然时移世易,汉室渐趋衰微,昔日隆盛之儒术,今遭訾议。”
所有人心中一凛,知道郭嘉要开始他的阐述了。
“儒术之弊,首在僵化。历岁既久,其阐释日趋刻板。无数儒生士子穷经皓首,溺于经典字句之繁琐考证,而忽其经世致用之实。”
“朝堂之上,官员引经据典,常为一经典释义争执不下,政务因之稽迟。及遇土地兼并、流民滋扰等实患,犹求诸古经,不知世易时移,古法难应新危。”
“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