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56节(1 / 2)

刑律、数算、工冶、政治!

若是能统一教导,那么很快就能筛选并培养出一群擅长不同领域的人才!

“朝廷真的要变天了……”

杨修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复杂之色,难怪诸葛亮会说天子设立的科目很务实。

刑律对应朝廷律法;数算和工冶是同一领域,对应农事和冶造局;政治则是直接培养治理地方的人才。

这根本就是和独尊儒术的主旨相悖!

天子莫非是要打算推翻祖宗成法?

就在杨修心情复杂之际,司马懿抬起了头,皱眉向诸葛亮狐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国子监今天刚刚宣布成立,诸葛亮却把设立的科目都给摸清楚了,这有些不太寻常。

“是郭司徒告诉我的。”

诸葛亮没有隐瞒,笑着说道:“郭司徒说我在数算和工冶、政治上颇有造诣,所以想请我去国子监担任讲师,对学子们进行授课。”

“国子监有利于国,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我已经答应郭司徒了。”

话音落下,司马懿的呼吸顿时开始变得急促了。

心脏隐隐有抽搐的痛感传来。

为什么……又有诸葛村夫,而没有他?

他也可以过去授课啊!

鲁肃察觉到司马懿的脸色不太对,不禁问道:“司马中书,你怎么了?”

司马懿捂着心口趴在桌案上缓了好一会儿,直到抽痛之感退下后,才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随后他搁下手里的笔,直接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地往宣室外走去。

只留下面带微笑的诸葛亮,还在震惊中的杨修,以及一脸懵逼的鲁肃。

(ps:诸位爱卿元旦快乐,今天来长沙橘子洲头了,在这里跨年,瞻仰了一下伟人。)

第492章 武举大比!赵云战黄忠!

“中书令这是……怎么了?”

鲁肃问道,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现在可还没到下班的时间,司马懿居然提前先走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应当是去国子监了。”

诸葛亮无奈地道,司马懿处处都想与他攀比,如今听到他被郭嘉邀请到国子监授课,心里定然很不平衡。

现在肯定是去国子监主动要求担任讲师。

不过这样也好,之前和郭嘉聊天时,对方还跟他抱怨说缺少人手,司马懿刚好合适。

想到这里,诸葛亮向鲁肃问道:“子敬,你要不要考虑去国子监担任讲师?”

“啊?我?”

鲁肃指了指自己,然后摆手道:“我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去担任国子监讲师,还是算了吧。”

“不过我觉得杨常侍倒是很适合。”

诸葛亮又看向了杨修。

杨修此时还在沉思,闻言回过神来,也同样拒绝道:“子敬兄高看我了,此等重任我也难以承担。”

开玩笑,他要是去国子监授课,明日他杨氏就会遭到其余各大世家的一致疏远。

到时候他们杨氏可就在士族之中没法立足了。

他杨氏说到底也是士族的一员,而且还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他作为弘农杨氏未来的接班人要是公然加入国子监,等于是支持天子掌控晋升通道。

这让其他世家大族怎么想?

诸葛亮虽然也是士族,但他的家族顶多只能算是中低层,底蕴不算深厚,代表不了什么。

再说了,他和诸葛亮的受圣眷的程度可没法相比,对方明摆着是天子钦定的、日后郭嘉、贾诩的接班人。

“那好吧。”

诸葛亮也没强求,这种事情本来就全凭自愿,强行征召容易遭人诟病。

很快三人便结束了闲聊。

投入到今日的工作中去。

……

刘协今日并没有在宫中,而是来到了城外的军营中视察,或者说旁观。

自从他那日提出科举制改革的想法后,贾诩回去思考了一夜,第二天过来向他提出开设武举。

刘协对此是很讶异的,他没想到贾诩能够自发想到武举这一层,他之前可没提过。

而贾诩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

目前天下一统,战乱止歇,但军队依然得保持充足的战斗力,以备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的危险。

同时也是为了给将士们提供一条新的晋升之路。

毕竟军功制度只有在有战事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军功,才能升职晋爵,但天下太平哪来的战事赚军功?

所以让将士们有一条晋升之道很重要,而且武举的开设也能快速从底层选拔出优秀人才,让天子更好地掌控军队。

对于贾诩提出的建议,刘协选择了采纳,因为他其实也有这种想法,毕竟军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大汉有吕布、张辽、赵云他们在,的确是猛将如云,可吕布年纪不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