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22节(1 / 2)

但在此时,鲁肃却忽然一笑。

“呵,呵呵呵……”

“慢。”

曹操挑了挑眉,令侍卫止步,然后向鲁肃问道:“你笑什么,可是有遗言?”

鲁肃的表情波澜不惊,淡淡道:“人言曹公知人善用、求贤若渴、不计出身。”

“如今观之,言过其实耳。”

说着鲁肃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之色,闭眼叹道:“公瑾啊公瑾,你我算是看错人,更是打错主意了。”

语气里充满了惆怅与不甘。

曹操冷笑一声,问道:“哦?听汝之言,我难道说得不对?”

“放开他,我倒是要听听他想怎么狡辩。”

一声令下后,左右侍卫松开了鲁肃。

鲁肃不急不缓地整理了一下仪表,然后才说道:“我与公瑾本是诚心为朝廷效力,然却因降将出身以及江东鼠辈的骂名而饱受欺辱。”

“今日军议之时,诸葛亮当众羞辱公瑾,称他是一降将,不配参议军事。”

“公瑾不过是争辩了几句,诸葛亮便要以军法处斩他,在我求情之下才改为一百军棍。”

“可怜公瑾身子孱弱,只是三十军棍便已重伤,险些身死。”

“我与他乃是至交好友,更同为降将,眼见他受到这般欺辱,如何不能感同身受?”

“我想既然朝廷不能容下我二人,曹公这里总有我二人的一席之地,但未曾想还是错付了真心。”

“罢了,曹公要杀便杀吧。”

鲁肃长长叹息一声,闭眼等死。

仿佛已经认命了。

曹操听完他这番话后深深皱眉,他倒是不知这里面还有这些内情,于是目光投向了徐晃。

徐晃知道曹操这是在问他,连忙开口道:“主公,子敬先生所言都是真的。”

“周瑜的确被诸葛亮刁难,并且被打成了重伤,此乃我我亲眼所见。”

曹操眉头皱得更深了,对徐晃也升起了几分怀疑,眯眼问道:“你是如何看见的?”

于是徐晃便将自己今日被审问的事情,还有汉军三日后要发动总攻、以及要斩他祭旗的事情说了一遍。

第469章 曹操中计:优势在我!

听完徐晃的话后,曹操又仔细询问了一番细节,才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编造出来的故事是漏洞最多的。

而徐晃刚刚说的很真实,他问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都对得上,可见这番话并非虚假。

不过单凭这一席话,他还是不能确定周瑜和鲁肃是真的打算投他,毕竟这也太巧合了。

对方是演戏给徐晃看也说不定。

“还是再观察一番,看看有没有破绽,万一他说的是真的,那这或许是我击败敌军的好机会。”

曹操心里暗暗想到。

如果周瑜和鲁肃真打算带兵投靠他,那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或许能抓住这一战机打败汉军。

当然,前提得是真的。

曹操收敛思绪,再度看向鲁肃,问道:“就算你刚刚所言为真,你怎料定我一定能容下你们?”

“我虽知人善用、不计出身,但周瑜乃是孙权旧部,我曾背弃与孙权的联盟,致使其最终兵败被张辽所俘。”

“周瑜对我应当是恨之入骨,如今却想来投靠我,天下间岂有这等事?”

这是曹操怀疑的最大原因。

他和孙权之间的仇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毫不夸张的说,孙权的兵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周瑜对孙权的忠心他也知晓,怎么可能会放下仇恨,过来投他?

面对曹操的询问,鲁肃再度一叹,说道:“曹公虽曾背弃孙权,但所谓兵不厌诈,只能说孙权在谋略上输曹公一筹,兵败也怨不得旁人。”

“公瑾虽然也愤懑曹公的背盟之举,却也佩服曹公的心性手段,称得上枭雄二字。”

“至于朝廷……我与公瑾委身于朝廷乃是为了保命,实属无奈,若是不从的话怕是早就跟孙权一样被斩首了。”

“曹公只是背盟,但朝廷却斩了孙权,公瑾痛恨朝廷更甚于曹公。”

鲁肃没有直接说周瑜不恨曹操,而是说更恨朝廷,并且拿孙权被朝廷所斩说事,除此之外还暗捧了曹操一番。

“周公瑾竟是如此想的?”

曹操略感惊疑,虽然清楚鲁肃这话里多少有几分吹捧他的意思,但还是觉得心里舒爽。

他对周瑜是相当欣赏的。

当初与孙权结盟之际,于亭中煮酒论英雄,他曾称周瑜乃是天下英雄,不光是为了离间孙权和周瑜,也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当然!”

鲁肃重重点头,接着又从怀中取出一份书信,“这是公瑾托我带给曹公的书信,请曹公一观。”

说着,双手将书信奉上。

许褚上前取走书信,交到曹操手中,曹操打开后仔细看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