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572节(1 / 2)

“娘的!老子这就去参军!老子也要登上凌云阁,光耀门楣!”

“登上凌云阁的可都是那些人中龙凤,我要是能与他们一同流芳千古,那真是死都值了!”

“天啊,不限出身,只要有战功就能封爵,更有机会登上凌云阁!”

消息传开后的短短时间,报名参军的青壮骤然激增。

汉军募兵的军营挤满了人。

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是水泄不通,堪称人山人海!

三层凌云阁,一步一登天!

就如同凌云阁这个名字一样,平步青云,没有哪个男儿能拒绝这般诱惑!

同时这个消息亦在民间以及士子读书人群体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凌云阁!我有壮志可凌云,好一个凌云阁!”

“封个书生万户侯!这才是我辈读书人的追求啊!”

“我要是能在凌云阁上留名,死而无憾矣!”

“登上凌云阁,不但名利双收,而且身前身后名全部有了,一举三得!”

“一想到登顶凌云阁、让整个家族和后代都将以我为荣,我就忍不住浑身颤抖,太激动人心了!”

“本来还打算再观望一下,看来现在不行了,我要去为朝廷效力了!”

“我也同去!来日必将在凌云阁挂上我的画像!”

“在加上我一个吧,凌云阁把酒言欢,岂能少了我?”

“我也去争个书生万户侯当一当!”

无数在朝在野的贤才被刘协这一首《凌云》诗给炸了出来。

天子求贤若渴,还给了所有人一个实现志向和野望的平台、途径,但凡胸有大志的人,都无法按捺心中的那份冲动!

不知道多少真正有才能的人,因为这首诗而赶赴长安。

并且将登顶凌云阁设为了心中的终极目标!

就连一些偏远之地的年轻青壮,也有很多背井离乡,远赴长安而去。

只为了实现“带吴钩,收山河”这句话!

第433章 许攸痛哭:陛下没有忘了我!

没有过多久,进入凌云阁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的名单就出来了。

能入第三层的仅有五人,分别是郭嘉、贾诩、吕布、董承以及袁熙。

这个数量可以说是极为稀少。

接下来就是第二层,能入这一层的人就多了不少,分别有张辽、张郃、黄忠、杨彪、伏完、刘备以及远在曹营之中的许攸。

而第一层的人就更多了,司马懿、孔融、鞠义、高览、法正、庞德、太史慈、高顺、崔琰、陈宫、赵云、张燕、公孙瓒等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并未入选。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诸葛亮自从投效之后,参与的多是内政,并未亲自指挥参加过什么大战。

唯一的亮点就是对阵曹仁破八门金锁阵,但这个功劳的含金量还远不足以让他入选凌云阁,如果刘协强行将他选入其中的话肯定会引起其他臣子的不满。

所以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刘协还是没有让诸葛亮入凌云阁,毕竟也不急于一时。

入凌云阁的名单一经公布,瞬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朝野上下都在对此议论纷纷。

其中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司马懿了。

“诸葛村夫竟没有入阁?!”

司马府的书房内,司马懿看完手中的名单后,惊得站起身来,差点将桌案上摆着的茶碗都打翻了。

他对于自己能名列凌云阁并不感到意外。

计破潼关、拿下长安城,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虽然不足以入凌云阁第二层,但第一层毫无问题。

但诸葛亮没入阁,他是真没想到。

天子有多器重诸葛亮他很清楚,而诸葛亮这么长时间来处理政务有多兢兢业业,他也清楚。

按理来说怎么也能得一个入阁的资格。

司马懿将名单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确认上面真没有诸葛亮的名字后,他一时沉默了下去,神色有些复杂。

明明好不容易赢了诸葛亮一次,但他却并没有多少喜悦,反倒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将名单送来的张氏见到司马懿这般模样,不由得疑惑地问道:“夫君不是向来厌恶诸葛孔明么?”

“如今夫君入了阁而诸葛孔明未入阁,夫君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何闷闷不乐?”

司马懿闻言冷哼一声,颇有些烦躁地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要的是堂堂正正胜过诸葛亮!”

“陛下不将他选入凌云阁,明显是担心他遭到非议,实际上凭他的功绩完全足以入阁!”

诸葛亮处理内政得罪了不少大臣,天子这么做明显是为了保护。

张氏本来只是出于好奇而发问,却没想到被司马懿这么一通斥责,顿时柳眉倒竖,上前去揪着司马懿的耳朵骂道:“好你个司马仲达,现在敢对我摆脸色了?”

“诸葛孔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