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流民要是没一口吃的,就会饿死,就会人食人。”
“所以草民才将这些年的积蓄和家产全部捐献,哪怕、哪怕只能救一个人,那也是好的。”
“吃人的滋味,太可怕了。”
这么多年以来,石德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愧疚,那吃人的经历就像是噩梦一般缠绕着他,令他午夜梦醒时都在忏悔。
他实在不愿再见到这样的惨剧了。
刘协听完,默默无言,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你孙子如今多大了?”
石德禄回道:“草民孙儿今年十岁。”
刘协点了点头,道:“再过两年,便送入羽林卫,在宫中任职罢。”
石德禄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立马俯身大拜。
羽林卫,天子亲军!
他孙儿能入羽林卫,那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我代我孙儿石苞谢陛下天恩。”
石德禄不断磕头叩拜,脸上的皱纹笑得跟一朵菊花似得。
“石苞?”
刘协骤然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连忙问道:“你老家是渤海哪里的?”
石德禄回道:“草民祖籍渤海南皮。”
渤海南皮人,姓石名苞,爷爷又是打铁的。
种种信息对比之下,刘协已经确定无疑,眼前这老者的孙子,正是三国后期曹魏至西晋时期的重要将领——
晋朝的开国功臣,历任大司马、侍中、司徒,邓艾的老相识,司马懿的心腹,一手促成曹奂禅让司马炎的晋朝乐陵郡公石苞!
第271章 独你是忠臣,良臣,贤臣?
尽管对石德禄的孙子竟是石苞这件事感到颇为吃惊,但刘协也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对方现在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成长起来还需要几年的时光。
所以他只是将这个名字记住,接着又慰褒扬了石德禄几句,便让他退下了。
望着石德禄那苍老佝偻的背影消失在殿外,刘协心中不禁感慨道:“增进生产力,刻不容缓啊。”
人相食的惨状太过触目惊心了。
而且后续一统天下,少不了大量钱粮的支撑。
他有种深深的迫切感。
曲辕犁和纺织机的研究制造他已经交给甄家的工匠负责了,这玩意并不算什么高科技,要不了多久就能造出来。
当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问题。
想要增进生产力、提高整体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任重而道远啊。
……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每日捐献榜的榜首始终居高不下,但捐献的热度却逐渐下降,每日参与捐献的百姓人数越来越少,捐献的物资也越来越少。
该捐的人都已经捐过了,剩下的要么是不愿意捐,要么就是有心无力。
就这样,很快就到了第十五日。
也就是捐献的截止日期。
今日,范屠户如同往常一样来到皇榜告示处前围观,顺便看看他写在第一日捐献榜首位上的名字。
皇榜周围聚着不少围观看热闹,或者前来捐献的百姓,见到他以后纷纷打招呼。
“哟,这不是范屠户吗。”
“大善人来咯!”
“他就是首日捐了二十贯钱、半扇猪的那个?”
“对,还得到了天子召见呢!”
“能觐见天子,真是光宗耀祖啊。”
“你要是捐那么多你也行。”
“得了吧,我可捐不起。”
“也就是第一天没什么人捐,让他捡了个大便宜,后面有个富商捐了五百石米才抢到第七日捐献榜榜首呢。”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肯捐就是积德行善,有本事你也捐啊。”
“范屠户还是仗义啊。”
……
皇榜下,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
告示第一天发出来的时候因为是下午,再加上消息传得不广,所以当时捐了二十贯钱和半扇猪的范屠户就成了当日榜首,得天子召见。
但从第二天开始,捐献人数和捐献数额第二天就开始猛增了,所以才说范屠户是捡了个大便宜。
当然这样阴阳怪气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很佩服范屠户的,因为即便是二十贯钱也不是谁都能拿得出来的。
“各位谬赞,谬赞。”
听到耳畔传来的称赞声和问候,范屠户不停拱手回礼,就连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他当时捐献不过是一时热血上头而已,晚上回去后他就后悔得给了自己几个嘴巴子。
但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却出乎他意料。
第二天他就受到了天子召见,然后被天子亲口表扬,除此之外猪肉铺的生意也变得比以往好了数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脸上有面儿啊!
以前邻里街坊要么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