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群垓心处的郭宁垂首看了看舆图:“各部将士不动,是对的。蒙古军本部还没南下,冲到群山之内,直接威胁河北边境防线的,是那些异族降人。”
此言一出,有人点头“何以见得?”
边上靖安民答道:“那些山贼草寇,我们也试着收拾过。年初我还安排人带了霹雳炮进山强攻。可霹雳炮携带不便,打破一个寨子用大半个月,难道接着一整年里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走?当时以为,能开几个寨子能做榜样,结果那一群群都似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单一块石头不大,但要全凿开,费的力气不小,不值当。”
“所以……”
“我们尚且没法在短时间内横扫诸多寨子,难道蒙古人就能做到?他们对攻打城池、关隘的厌恶,比我们更甚十倍。都编在歌词里唱出来了,赌咒发誓的时候用的!”
大周君臣从起事之初,局面对着蒙古军的巨大压力。领兵将帅能做到中枢的,无不是在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老资格。甚至可以说,蒙古人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靖安民说到的歌词,大致的意思是如果我做不到什么什么,让我去攀爬铁一样的关隘,把手指都磨出血云云,好些人能当场唱出来。
这么一想,要说蒙古人忽然之间有了把山间城寨当做纸糊的本领,那也未免太不现实。
“或许,被蒙古人掳掠的汉人工匠随军?”
“汉人工匠会的,无非是当年女真人军队里那些郎伉玩意儿,一个石砲就得数十人操作,上千斤重,哪里能搬到山间?总不见得那些在草原上要啥没啥的奴隶,脑子比咱们军器监里的匠人师傅更好使些?所以,如果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能,十有八九来自西域的回回人。”
说到这里,有个早前去过陇上服役的军将道:“我曾听说,西夏人的旋风砲西域匠人的手艺。西域的大国,莫过于花剌子模,其国疆域数千里,雄踞一方。突入深山的这伙人,若是花剌子模的遗民,手头恐怕会带几样绝活儿的。说不定,突破北疆防线南下的人,数量很少,只不过连续攻破寨子,刻意宣扬声势。”
“所以,不必被这种汹汹势头吓住,我们还得等。”
“是,还得等。”
蒙古人的战术素来如此,彼辈哪怕只有千骑,也能翕忽往来,在漫天烟尘的掩护下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假象。当年金军与之对垒,宗室不知敌人所向,而己方纵有铁浮图这样的重型武装,也只能被动挨打。
在单一战场上如此,在战略方向或者多个战略方向上,蒙古人把佯动、伪装和虚张声势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他们在草原上习惯了挟裹失败部落的人丁,当年攻入金国境内的时候,驱使着数以万计的汉奸军队东奔西走,愈发让人找不到蒙古军本部的动向。
好在大周的将帅们积攒了足够的战争经验,也时常在军校里复盘。大家已经慢慢学会了摒弃假象,等着假象之下深深掩盖的蒙古军主力自己冒出来。
这就像是与手持利器的格斗高手对面搏杀,那高手右掌中长剑飞舞来去,一片银光,左手还甩着一柄流星锤,呼呼地带风。
新手但凡被对方的剑光迷了眼,但凡多听了流星锤舞动的风声,就会被那其中虚实变化带乱了阵脚,随即丧命。
而老手深知,无论那高手把武器盘舞得何等炫目,最终总得一家伙往要害处来。非得长剑割断了咽喉、捅穿了心脏,或者锤子砸碎了天灵盖,这一场才分胜负。
所以对着花活儿不断的对手,有经验的战士必会谨守自家门户,绝不受干扰。所有的精气神,都等着敌人放手攻来的时候,再忽然暴起,加以反制。
在那决胜时刻之前,暂时的下风根本不必介意,何况这会儿倒霉的,只是些贼寇罢了。时至今日还在山中做贼的,如果不是蠢到看不清局势,那就骨子里与朝廷敌对,说句死不足惜也不为过。
郭宁对他们暂时没了兴趣,转而和众将继续分析几道防线上的布置。说了几句,他随口又道:
“不过,山里的情况,还是要尽快掌握。那些花剌子模人能连续攻破寨子,就有威胁我方堡垒城塞的可能。若不及时掌握,或有一日为敌所趁。”
“陛下放心。”
第九百八十九章 敌势(下)
低哑的喘息声中,一个浑身裹着藤萝枯草的人慢慢探出头,向前头张望。在攀爬山崖的时候,锋利的岩石在他手臂上,胸膛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随着肌肉绷紧用力,他脖颈和肩膀连接处一道伤口也随之曲张,时不时挤出鲜血。
但他并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地爬到了坡顶。随即他双手环抱住陡崖边缘突出的岩石,全神贯注向下探看。
这是武仙在深山里转悠的第三天,这三天可真够难熬的。
寨子刚出事的时候,武仙冒烟突火地逃出生天,随即就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辈子他遭逢的倒霉事很多,做道士会做到道观失火被焚,从军会撞上蒙古人入侵,做山贼会被新朝的大军围剿,一直吃不上肉,光挨打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