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73节(3 / 4)

惯的那种部民分散到数百上千里范围,一遍游牧一边迁徙的状态完全不同。为了保证军队的组织不在长途行经中崩溃,成吉思汗和他的部下们费尽心机。

饶是如此,消耗也不计其数。每一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牛羊被宰杀以供军需,每一天都有万亩以上的丰茂草场被军马嚼吃成荒地。每一天都会有人不服水土,病死在草原某处。

甚至最近这阵子,不同部族时常爆发规模不等的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但成吉思汗并不在乎。

他和他身边的那颜们,见多了这种场景,已经很习惯了。蒙古大军出征的时候,各千户的老小营也是这副乱糟糟样子,也是这般不断消耗。这种消耗和消耗引起的狂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蒙古大军所到之处肆意地屠杀和掠夺的原因之一。

因为长途迁徙,眼看着部民和财富不断缩水的百夫长、千夫长们根本没有耐心等待上头的分配。他们就像是饿疯了的狼群,脑海里只剩下填饱肚子的本能,必须在战斗后的第一时间兑现征服的好处。而成吉思汗几乎没有办法制止。

哪怕他地位渐高,身边有才能的参谋渐多,懂得了很多更有效的榨取办法,那些办法比粗暴的屠杀掳掠要强的多,都不行。

就算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后,他在普通蒙古人心里威望最高的时候,也好几次因为插手战利品的分配,引起过部族的反弹。

现在,成吉思汗带着他重新组建的大军,从万里之外的异域回返。这支大军的成员或许不似蒙古人那样,个个都是最凶悍的斗士,但他们原有的政权和家园已经被蒙古人摧毁,剩下的物资只堪堪够他们维持行军罢了,广袤草原也供养不起他们。他们就和西征时的蒙古人一样,正在一步步陷入狂躁嗜血的情绪。

这正是成吉思汗想要见到的局面。

再驯良的狗在饿极了以后,也会发狠地向人呲牙。在经过长途跋涉的消耗之后,这些无家可归又无路可走的被征服者只有一条活路。他们如果不想饿死在草原上,就得去撕咬,去征服,去掳掠,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血统,在成吉思汗的麾下,他们都会成为最可怕的军队。

可笑那郭宁,居然还敢抽调走驻守北方的兵力?那或许是真的,或许是某种诱敌的计谋,成吉思汗不在乎。

因为郭宁根本不知道,蒙古军的力量在西征以后增强到了什么程度,他也想象不到蒙古军对南方汉儿国度的了解有多深!

成吉思汗返身落座,对粘合重山道:“记下来,现在开始,把即将开始的伟大战争记录下来吧。用这句话作为开篇……”

粘合重山立刻换用了羽毛笔,用畏兀儿字母记录蒙古语,这种文字,被蒙古人称为“脱卜赤颜”,正广泛运用于初见规模的大蒙古国统治机构。

成吉思汗想了想,沉声道:“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必须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征服者还必须神秘莫测,必须用谜团包裹住自己和自己的军队。征服者看起来被敌人简单的计谋所吸引,其实,要用超乎想象的手段消灭敌人!”

粘合重山等了等,发现成吉思汗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忍不住问道:“大汗所说超乎想象的手段,是什么?”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

第九百八十四章 拍岸(上)

地面上铺着两道厚重的木板,每一道都有八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由五层车厢板重叠而成,边缘打了铁钉固定。

两条木板大致平行,一座用硬木料和铁制配件搭起来的架子横贯上方。架子顶端的横梁上,是一具灵活转动的结构,像个放在井口取水的辘轳。好几条汉子正吆喝着转动辘轳,把摆在车厢上的石板吊起来。

随着石板完整升起,大车深陷在泥土的车轮隐约动了动。负责拉车的骡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车辕的受力变化,快活地嚼着草,打了个响鼻。

这块石板是用以覆盖水沟表面的最后一块结构,特别长大且重,为了防止搬运时磕碰损坏,还在外头包裹了枯草和毡毯。被拉到空中以后,在地面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好了好了!够高了,停!现在往这边挪!”

石板被吊高以后,站在旁边车顶眺望的时青连声叫唤。不过力工们并不听他的,而去看时青身旁的工头。当工头把两根手指塞在嘴里,有节奏地吹响口哨。负责转动辘轳的汉子便停下手,改为拽着横梁一端的绳索,把整根横梁缓缓地往前移。

辘轳吃重,横梁两边与架子相接受力的地方,每一拖动,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响声。好在架子用用的材料牢靠,拼装的时候也用心,石板最终安安稳稳地降落在了水渠上方,放到了预丁的位置。

民伕们随即把横梁往回推。接下去得把辘轳拆下来,把架子放倒,连带着底座一起运到另一个位置,继续给水渠安装石板。

民伕里头有汉人也有蒙古人,拆装之类的精细活儿,大都是汉人在干。蒙古人这时候便拿出皮囊,大口喝着掺有少量烧酒的水,乐呵呵地在旁等着。

按照朝廷的正式簿册,这片靠近鱼儿泺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