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去年,单次百贯的税钱已经值得某位郎中出面了,可今年的形势不同。
“你这厮糊涂了。如今各家铁场都玩了命似的出产,缙山的铁场每隔十天就有铁锭运来,每年三十批那都是定例!定例!既然是定例,哪有郎中老爷亲自出面的道理!”
这般说着,司吏往后翻到了记录人员踪迹去向的一页。
杨沃衍见他眼神扫到,立即向前半步。
他这一路上,已经仔细盘算过自家与那失踪三人的往来情况。把这三人的背景、藉以脱身的理由、在城里可能会藏身的所在,在城外可能逃窜的路线等等细节全都梳理的明白,也做好了准备将功赎罪,亲自带人到处搜寻,不把这几只老鼠搜出来不罢休。
却不曾想他没开口,却听那司吏道:“哈?你这边,果然也开始有人跑了!”
“什么?”
“我早就觉得,羊坊店一带聚集的人群里,有漠南背景的多,蒙古人也多,这些人里一定混杂着很多奸细,各种来路都有。”
“啊这……”
都监的额头呼地冒出了汗滴。他连声道:“我这一片,日常巡察检视不断的,左右司和录事司也派得有人!哪里就会有很多奸细?”
一边说着,都监一边往杨沃衍打手势,示意他也解释几句。
可那司吏好像压根没想听,他拿着文书的这一页,直接起身往后堂喊道:“羊坊店也走了三个!”
后堂有数人隐约道:“那加起来,可有三十多人了!天里各处坊市、畜场跑了三十多个可疑人物,连太清宫里都走脱了一个刚皈依的蒙古道士。现在我们一直盯着的羊坊店里也跑了人,无论警巡院还是什么衙门若没点反应,可就显得假了。”
“那就让警巡院在城里梳理一遍,正好试着再挖一挖奸细。至于城外……录事司或者殿前都点检司插手的话,又过于小题大做了点。不妨由缙山那边出面。”
“缙山驻军忽然派人四处搜捕,总得有个由头。”
“就说,有两个逃人偷走了珍贵的毡毯图样吧。”
这句话引起了内堂好几人的哄笑:“你还真是三句话不离毡毯啊!”
哄笑声中,有人轻快地答了一句,随即告辞出来:“我这就去抓人……放心,会收着,不多抓。按照先前说好的,逮一半,放一半!”
这人说话的时候,杨沃衍只觉得话声和语气都很熟悉。待到他绕出屏风,杨沃衍惊喜地道:“卢判官,是你?”
卢五四脚步稍稍一停:“老杨?羊坊店里跑了的几个,是你的人?”
“……是。”
“跟我走一趟。”
“好,好!”
第九百七十七章 邀战(下)
杨沃衍先前在乌沙堡,曾带了不少人从蒙古部落的奴役中脱身,又掩护了吕枢的安全。后来军队带着脱身的汉儿奴隶们得胜而回,大周朝几位地位特殊的贵人,其身后事也在国都北面新建的军人陵园里得到了妥善安置。几方面推演过程,都觉得杨沃衍颇有功勋,打算给他提供一个前程。
但杨沃衍年轻时做过大金的军官,还是在乱军中坚持作战,相当忠心的那种。对他来说,做了三年奴隶仿佛与世隔绝,忽然间中原就天翻地覆了,让他尊奉另外一个朝廷,有些不习惯。
所以当时他恳请卢五四出面,为他谢绝了朝廷任命,转而到商队里任职。
卢五四倒是真用得上他。
朝廷在北疆设立的各处军屯,其将校全力甚大。卢五四身为缙山防御判官,不止牵涉军务,也会插手地方治安乃至辑盗抓捕。这需要大量的人手支撑,也需要信息来源。
但防御判官这职位不高不低,手里能动用的资源有限。所以日常与他合作的,多半都是杨沃衍这一类,与朝廷军将又各种各样私交的平民。
卢五四靠这些人编制罗网,便能掌控风吹草动,而杨沃衍得了官方的背景,在商队里获得的待遇就高,被提拔得也快。
两人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杨沃衍先前因为身在天子脚下而忐忑,见卢五四居然也在,立刻就放了心。
两人一前一后快步出来。
卢五四个子不高,身形也瘦削单薄。杨沃衍长得威武很多,乍一看像是卢五四的上司。
好在杨沃衍知道,吕枢这样的大人物,估计他这辈子再也攀扯不上,但卢五四却是够得着的、一条极粗的大腿。于是他很自然地略略塌肩弓背,让自己跟在卢五四身后,不那么显眼。
“卢判官,我这边逃走的三个,都是蒙古人,他们单个儿根本别想出城,也不认得外头的路,没法离开羊坊店往街上乱走。所以这会儿,他们一定躲在羊坊店里某处,我估计,不是在北面的……”
“不必细说。咱们到了羊坊店以后,你按着你的想法搜一通,但不必太认真。抓住了他们,就当场宰了。你正好抖一抖威风;没抓住,也没有过错。”
“这……判官,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大周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