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52节(3 / 4)

方面运送补给的时候,专门送了驱蚊的药液和雄黄香。众人也都总结经验教训,哪怕天再热,也穿着长袖的衣服,把袖口裤腿都用草绳扎紧。

众人吃饭的时候,隔着十数步开外,营地边缘一座望楼下面,王二百抱怨道:“天气燥热难熬,这岛上不光有蚊蝇,还有蛇!你们信吗,今天凌晨,有条蛇爬到我的肚子上了!这么长一条!”

王二百双手比划了距离,让他的搭档许猪儿看。

出身莱州军校,兄长的牌位供奉在英烈祠的军校生许猪儿,原本在此地参与船厂建设,临时被安排了看守营地的任务。他毕竟没有经验,想尽办法做好,也难免这里那里出现疏漏,没能提前准备防备蛇虫的药物,便是疏漏之一。

听王二百这么说,许猪儿吃了一惊,忙问:“王船头你没事吧?那蛇有毒没毒?”

“我当然没事。”王二百傲然一笑:“那蛇也准定没毒。”

“原来王船头还有鉴别毒虫的本事。”

“那倒没有。”

王二百信心十足地道:“我抓住那蛇以后,将它整条扔进咱们早上煮粥的锅里了。如果蛇有毒,这会儿我们所有人都已经被毒死……既然我们没死,可见那蛇必定无毒。”

这做法他娘的真有道理。

许猪儿忍不住想骂人,却又不知道该骂什么。

他摸了摸嘴唇,忽然觉得嘴唇和喉咙有点发麻。好不容易才缓过呼吸,却听王二百道:“咦,你早上不是还夸赞说,粥很鲜美么?我以为你知道这事儿。”

隔了好一会儿,许猪儿沉声道:“岛上难免艰苦,但咱们的日子,已经比那些百姓好过。王船头,咱们还是别谈这些蛇虫之事,一会儿叫百姓听到了,他们心里怎想?”

王二百一点头,说道:“也是,说不定有人不喜欢吃蛇。不像我虽是海州人,却很偏爱岭南的口味。”

事情的关键在于口味么?这王船头真如传闻所说,思路与常人有点不同!

许猪儿脸色白了下,好在这时赵斌过来。

赵斌是最早代表定海军参与海上事务的老卒,在大周皇帝郭宁面前也能说上话。他拥有不少传奇的经历,便如他那柄银光闪闪的铁钩一样人尽皆知。

两人连忙肃立。赵斌向两人一点头,说道:“开始了!”

通往码头的道路远处,走过来一群人,里头有作文武官员打扮的,也有穿着华贵,像是商行高层的。

赵斌远远瞥了一眼,又道:“叫大伙儿打起精神,咱们是选人、练人的,别让用人的过来瞧了笑话。”

第九百四十一章 来路(中)

许猪儿点点头,随即大步向前喝道:“休息时间结束!都给我站起来列队!”

午餐的时间本不该这么短,很多人连手上的锤柄都没吃完,更别谈小心摆在身前,准备留到最后大口喝了过瘾的绿豆汤了。但听得各队带队吏员此起彼伏地呼喝,数百人全都跳了起来,在最短时间里裂成了几个方阵。

王二百满意地点头:“这精神头实在可以,咱们在船上那群油皮货色,未必这么听话呢。”

“那些都是久经惊涛骇浪的好手,眼前这些,不过是刚学规矩的新人,如何能比。再说了,我真没想过,会有这么多的宋人来投,不好好操练,实在也放不下心。”

早前朝廷下令,说要开放多个口岸对接南朝,吸引南朝可用之才为己所用。包括许猪儿等人,都觉得这想法未必现实。皆因天下两分的局势维持了数百年,宋人对大周的误解和隔阂千千万万,南朝人日常传说关于大周的谣言更是铺天盖地……哪可能想要人来,就有人来。

谁知道,南朝人甚是有趣,嘴上说的,和脚底下跑的,全然不是一路。诸多口岸开启以后,各处归拢来的人手数量非常之多。从年初开始不断汇聚之后,竟然使得最初安排的船只不够用了。

而第一批船只北上之后,想要抽调更多的舰船也不可能,军队和商行各有要紧事务,非得等第一批船只回来才行。

好在大周的运输能力不止强在道路或船舶本身,这几年下来,各处可供人员集结的营地站点也建设了许多。出于安全考虑,比较靠后的几批,大都安置在沿海的岛屿上。

反正这些岛屿附近,都有军队和商行的基地,要安排补给很容易,绝不至于把人饿着。转运稍有延迟,人一时半会走不掉,相关的官员就决定,索性就把苍梧山当作一个训练新人的营地。

毕竟这些人里,要么是南朝宋国流离之人,要么虽是北朝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主动选择背井离乡……随便哪一种,肯定不能直接符合大周在各个方向拓展影响力的需求,也没法直接契入各处军队或商行的组织体系。

这是很正常的。南朝崇文,目不识丁之人必然没法立足;北朝尚武,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或者不懂得令行禁止、团队协作的人,也就决然没法发挥作用。

军队和商行里,从来都不要闲人。这些人被填充到各处以后,如果不能适应,面临的局面会很辛苦,所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