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36节(1 / 4)

张鹏以前所见的军队里,总是充斥着强韧筋骨和血气。光膀子打仗的士卒非常多,所以就连军队里风行的院本戏剧里,也有后汉三国时武将裸衣对打的戏份。

但随着大周的财政渐渐宽裕,军队先是人人披甲,然后人人披铁甲;铁甲还先后换过两批,每一批都更加厚实坚固。

军队越来越像是铁打铜浇的长城,纯粹的钢铁猛兽。与之相比,人的血肉未免过于脆弱。

在这样的甲胄保护之下,一个普通人都会觉得自己变强大了,仿佛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敢在战场上十荡十决。经验丰富的将士会如何,那就不用说了。

张鹏若有所思:“如果蒙古人看到我们这般情形,有没有可能,仗就打不起来了?”

张惠待要拨马去另一都将所在,闻听说道:“别勒古台自家拱起来了声势,总不能不战而逃吧?这一趟要是逃了,今后他就是整个草原的笑柄,不止蠢,而且胆怯!就连整个黄金家族,都要当他是个屁!他总得打一下的!”

张惠挥了挥拳头,哈哈一笑:“他打一下,我们也打一下。对准了他的脑袋,正好一锤子买卖,赢了通杀!”

张鹏向他挥手,示意他快走。

刚压住将士们轻敌大意的心态,勒令所有人谨慎,这位新来的钤辖再这么说下去,将士们又要过度放松了。

在他两人谈话时,前方厮杀的周军骑兵往阵后退去。步卒们站到了真正的最前线。张鹏挥手的时候,空中有尖锐的响声传来。

张惠也不耽搁,立即催马离开。

蒙古人逼近了,或者说,是周军的第一阵逼近蒙古人了。接下去的厮杀,就要依赖都将们的指挥,不需高级军官越俎代庖。

距离到二百步内,蒙古人的轻箭抛射已经能威胁到步卒,眼神锐利的将士稍抬头,便看到空气中密集的箭矢飞来。起初看到的,是整支箭矢,瞬间箭矢变短,只有箭簇不断放大,那是箭雨在下落。

刀盾手们立即举盾,枪矛手和弓手们抬起手臂,用铁制的披膊和护腕遮挡面门。箭矢落在铁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蒙古人的战术从来如此。己方有盾牌和厚实铁甲的掩护,眼下伤亡的情形十分有限,只消军阵不乱,头几波箭雨肯定是能顶过去的。

箭簇和甲胄继续碰撞,响声密集。通常来说,因为骑兵到了一定距离就得转为横向游走的缘故,从一个方向袭来的箭雨不会始终持续。但这一次,好像延续的时间有点长?

有将士好奇地抬头瞥一眼前方,想看看压上来的骑兵大概有多少。但他一眼看去,顿时惊呼:“这是见鬼了?”

其他的将士陆续也看到了眼前情形,有人稍稍疑虑,也有人忍不住怒喝:“是我眼瞎了还是蒙古人疯了?想靠这个赢我们?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周军中枢指挥的将帅们,通过哨探和热气球的瞭望,自能了然战场局势。但军中普通将士还真是吃了一惊。原来此番两军接近,蒙古人动用的竟然不是骑兵,而是一支规模不小,还相当严整的步队。

第九百一十章 碾碎(下)

别勒古台很清楚,大周的禁军既然到此,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他明白了郭宁的决心,从榷场出事开始,郭宁想得就不是怎么处理眼前的局面,而是怎么利用局面,把草原上分散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然后正面对抗,毕其功于一役。

这是郭宁最喜欢的套路,他用了不止一次。郭宁的敌人不是不警惕,但总是会中计。这次,又被他用成了。

别勒古台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勇士,跟随兄长数十年,再险恶的场面都经历过,于是也就格外能体会到,那一万多人的队列像是铁水一样在草原流淌过来的威势。

不过,仗还有得打。

就算那是曾经打败过成吉思汗的军队,就算那支军队里,可能有着大周皇帝郭宁本人在内,我别勒古台也可以打一场的!

别勒古台顶着头晕目眩,沉声呼喝发令。随即他麾下的大军便在无数人的注目下,缓慢而坚定地调整方向。

再过片刻,杀气骤然冲天而起,别勒古台的部下竟维持着密集的步卒队列,向周军发起了进攻!

目睹这情形,草原上无数人惊叹的声音几乎汇成了风声。

中原所长在阵战,蒙古所长在铁骑。但在绝大多数蒙古人看来,骑兵作战之法千变万化,与呆滞的步卒军阵相比,便如狼群之于羊群。

早年蒙古军南下,以铁骑长驱,摧破数倍乃至数十倍兵力的汉儿军阵,都是易如反掌。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想,蒙古人都不该去学习汉儿的作战法子,更别说用步阵去和汉儿的步阵对冲。

别勒古台觉得,此时观战的所有人,恐怕都觉得他疯了。

不过,能被成吉思汗看中,承担留守草原职责的人,绝不可能是无知无识之徒。别勒古台这几年是肥胖了很多,亲自厮杀的事情,不如以前,但脑子还是很灵活的。他这样的人看似发疯,必有发疯的道理。

蒙古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